新派讯 11月1日,潍坊的聚光灯再次聚焦于企业家群体:第6个“企业家日”如约而至——这座城市对企业家的礼赞始终坚定,这片热土对奋斗者的关怀依旧真挚,潍坊再次以一种仪式感向企业家致敬,为企业家喝彩!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倡树“产业第一、企业第一、企业家第一”理念,始终与企业家同心同行,共赢发展未来。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6190.3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2.5亿元,位居全省第一,潍坊农业继续保持领跑优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延续着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是全市上下共同奋斗的结果,同时也折射出潍坊企业家从未懈怠的奋斗状态。
紧扣时代脉搏,把握发展大势,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企业家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为潍坊打造了完备的产业体系,积累了殷厚的产业“家底”,筑牢了城市发展的坚固基石。
作为制造业强市,潍坊在动力装备领域可谓硬气十足:看规模,拥有“国字号”动力装备集群,年产值达3000亿元、约占全国动力装备产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看结构,围绕潍柴等龙头企业,形成了极其密切的配套企业群,动力装备几乎所有环节都能找到本地供应商。目前,潍坊动力装备产业正向着“世界级”产业集群迈进,其发展的齿轮,正咬合出产业升级的新转速。

2025潍坊市企业家大会现场,专家正在授课。
企业有活力,经济才有朝气,发展才有底气。如果说各类企业共同挑起了潍坊经济发展的大梁,那么数量庞大、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就是其中坚实的支撑和强劲的动力引擎。
16家营收过百亿元的民营企业、6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10家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31家山东民营企业200强上榜企业……潍坊民营企业的阵容颇为亮眼。去年,贡献了全市六成地区生产总值、七成投资、八成税收、九成就业和99%的市场主体。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扎根潍坊的所有企业都在为这座城市作着贡献、扛着担当。
城市与企业命运休戚与共,潍坊始终以一座城的温度,呵护广大企业茁壮成长。
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潍坊连续6年迭代出台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将每年的11月1日确定为潍坊企业家日,营商环境考核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等次。
好的营商环境,并不是被动改进提升服务、被迫解决问题,而是时时挂念、主动而为,知道企业最需要什么。“更好潍坊·亲清发改会客厅”是市发改委的一张业务名片,通过这个“面对面”的平台,市发改委与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知道企业需要高效优质服务,今年潍坊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组织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1.2万个事项“免证办”,94类企业高频证照证明“在线开”,60个高频审批事项全流程智慧办。
努力为企业做到最好,时刻都会全力以赴。潍坊深入开展“遍访企业”“我为企业找订单”“我帮企业组主场”等活动,走访企业1.4万家、解决问题诉求1.26万件,外贸“一站式”服务模式被评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最佳案例,涉企执法+服务做法被司法部推广。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潍坊当下之急,也是未来的出路所在,潍坊以产业需求为锚点,撬动人才、技术、资本高效协同,构建起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
“智联百校”行动是潍坊打造创新生态圈的突破口。“企业出题、政府牵线、高校答题、转化落地”,“智联百校”链接起企业这一创新主体与高校院所这一创新策源地:539名专家下沉潍坊县市区担任科技副职、企业科技副总;140名干部常驻高校院所担任科技人才专员。两年来,该行动为全市企业破解关键技术难题1800多项。
与企共赢,与城共创,城企同成长共未来。7月21日,潍坊企业家国际联盟成立。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潍坊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成立企业家国际联盟,恰似一艘扬起风帆的巨轮,将企业与城市的命运更深地锚定在全球化的航道上。
“潍坊好,潍坊的企业才能好;潍坊的企业好,潍坊会更好。”在今年的潍坊市企业家大会上,市委书记刘运如是说。当城市以温度与诚意呵护企业拔节生长,当企业以创新之力为城市发展持续加码,这场城企的“双向奔赴”,迎来的必定是共赢的未来!
新派融媒体记者:刘杰/文 王晓光/图
编辑:陈晓芳 张兴红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