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产业为基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
潍坊立足资源禀赋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书写出一份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
新派客户端策划推出
“千村百镇话振兴”
本期
《特色种植“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硕果飘香”》
让我们走进潍坊的乡村田野
看各地特色产业、生态农业
如何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昌邑市
一粒小红果 撬动产业大发展
时值深秋,潍坊昌邑市奎聚街道近万亩山楂红满枝头,果农穿梭忙着采摘。奎聚街道山楂种植历史久,这里种植的山楂以果大色红、品质优闻名,是当地特色农产品。
近年来,奎聚街道依托百年种植基地,推动山楂产业发展,普及种植技术、发展深加工、拓展销售,构建完整产业链,全力打造“奎聚山楂”品牌,拓宽村民就业增收渠道。今年总产量预计达1.8万吨,带动千余村民就业,小小红果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峡山区
“南蔗北种”种出振兴甜蜜路


近日,潍坊峡山区润昇农业专业合作社“南蔗北种”基地热闹非凡。负责人于明希历时三年攻克气候、土壤等难题,填补当地种植空白。为拓宽销路,他推出游客采摘体验项目,还抓住直播电商风口,在田间直播带货,吸引大量网友关注。今年基地种植30亩甘蔗,预计亩产效益达2万元。
“南蔗北种”效益可观,为峡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了新路径,当地发挥新农人引领作用,正着力打造区域特色品牌,让甘蔗成为壮大集体经济的“甜蜜引擎”。
安丘市
草莓“上高架” 奏响振兴曲


近日,潍坊安丘石埠子镇山高科苑花语田园综合体大棚内,工人们正搭建草莓高架种植槽,即将移栽5000株自育优质草莓苗,预计亩产5000斤,11月底首批上市。
这里的草莓采用1.4米高架无土栽培,智能水肥输送,避病虫害、提品质,还便于采摘。项目联合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发展育苗、采摘、研学全链条生态,培育10余种畅销草莓品种,划分研学、采摘等板块,还发展高档观赏花卉种植,打造“种植+文旅”模式,预计年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为农业增效、乡村振兴提供新样板。
希望的田野生机涌动
美好乡村大有可为
如今,在潍坊这片热土上
山楂产业链持续延伸
“南蔗北种”丰收在即
“种植+文旅”方兴未艾
一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
乡村振兴画卷
正在潍坊大地徐徐铺展
策划:姜健 李敬友
文案:冯淑杰
新派昌邑融媒体记者:刘志强 姜昕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莹 王玉芳
通讯员:韩钦 岳庆雨 武玉雪
编辑:冯淑杰 孙锦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