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潍坊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质生产力等经济发展维度,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改革创新走在前,担当作为挑大梁,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潍坊实践新篇章。决胜“十四五”、谋篇“十五五”,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澎湃着进阶突围的发展动力。潍坊市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更好潍坊高质量发展新观察》系列报道,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即日起在新派客户端陆续刊发,敬请垂注。

新派讯 深秋时节,走进潍坊寿光市崔岭西村众旺果蔬专业合作社,展厅墙上8个大字格外醒目:“品质蔬菜 一路向北”。“我们村的‘拳头产品’是西红柿,别看这草莓西红柿个头小,价格可不低,今年平均卖到30元一斤,最贵的时候卖到40元一斤,而且还要提前预订,一点也不愁销路。”村民崔振平笑着说。

崔岭西村整齐划一的种植大棚。
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高品质带来广阔的市场。崔岭西村的西红柿远销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俄罗斯等国家,年出口包括西红柿在内的蔬菜2万吨、交易额突破1亿元。
从一颗西红柿到千里沃野,潍坊农品勇闯世界。

寿光市稻田镇蔬菜种植户采摘西红柿。
高品质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一颗西红柿何以打开广阔的国际市场?答案就在千锤百炼的品质里。
崔岭西村党支部书记崔玉禄回忆:“我们村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得益于广阔的国际大市场。从在满洲里对接了俄罗斯客户开始,从前只在原地打转的西红柿一举闯入了俄罗斯的菜市场。从此,党支部领办众旺果蔬专业合作社,165户种植户全部入社,实行农资供应、技术服务、生产标准等‘六统一’管理,合作社以高出市场收购价格0.2-0.3元的价格收购社员的蔬菜。同时,合作社直接和客商签订长期供应合同,蔬菜发往俄罗斯以及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以打造品牌为抓手提升西红柿品质,崔岭西村党支部注册“崔西一品”单体品牌,获评全球和中国良好农业规范体系“双认证”。
经过几年发展,种植户们认识到,做强品质的关键是统一标准。崔岭西村党支部一班人和村民多次开会商议,最终一致认为:“种好一个果子,从源头开始高标准管理是关键”。于是崔岭西村投资700万元复垦老村200亩土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配套高标准分拣包装、冷链仓储和智慧管理服务中心,村内360个高标准大棚统一配备智能化硬件设施,全部使用豆粕有机肥及生物菌肥,运用熊蜂授粉、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
以高品质叩开广阔市场的大门。“崔西一品”先后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和全球、中国良好农业规范体系“双认证”(GAP),成为北京冬奥会蔬菜直供基地。
不仅是崔岭西村的西红柿,在潍坊,历史悠久的鲁派清香型白酒跨越国界,首次来到了韩国消费者的餐桌;潍坊企业的葡萄品种黄金香印走出国门,远销新加坡;香酥美味的烤鸭出口乌兹别克斯坦,成为明星产品,“圈粉”无数……潍坊农品逐鹿世界舞台,靠的是高标准和可靠质量。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和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一系列“国”字号平台落地潍坊,将潍坊农品的品牌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升到新高度。
“有了标准,就有了质量保证。”这样的观点不仅在寿光,而是根植于潍坊全域。从品牌建设和质量安全两侧发力,潍坊农品将产品高品质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内,工作人员在装运蔬菜。
着眼全产业链做强国内大循环
在距离崔岭西村20余公里外的地利农产品物流园,凌晨4点,已是熙熙攘攘。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蔬菜运输车陆续来到地利农产品物流园,车来车往,人声鼎沸。一车寿光当地产的西红柿,2个小时就全部售完。
地利农产品物流园蔬菜经营管理部副经理张振华介绍:“这个市场已成为全国蔬菜流通的重要集散地。作为‘南菜北运、北菜南调’的关键枢纽,日均销售蔬菜品种超200个,高峰期交易量近万吨,辐射范围遍及全国20多个省份,真正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
以地利农产品物流园为核心,依托1356处地头市场,寿光逐步构建起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与物流配送中心,畅通了从产地到销地的国内循环通道。
“一业兴,百业旺。”蔬菜种植不仅激活了冷链物流、农资研发、设施农业、精深加工、电商销售与会展经济,也带动了本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繁荣。
对洛城街道东斟灌村村民李晓文来说,国内大循环是触手可及的获得感。他大学毕业后曾在外地从事农资销售,看准家乡蔬菜产业发展势头后,毅然返乡开设农资店。如今,他30平方米的小店年营业额达60余万元,夫妻二人还承包了蔬菜大棚,生活蒸蒸日上。
在东斟灌村,像李晓文这样的农资经营店就有十余家。“不仅本村人,不少外地商户也来拓展市场,有的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李晓文说。
在巩固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寿光积极拓展电商新路径,与京东物流、阿里巴巴等平台达成战略合作,打造“农圣网”“种好地”等本土电商品牌。目前,寿光全市已有5000余种蔬菜、种苗以及200多种特产实现线上销售。
建市场、搭平台、促电商、兴加工……蔬菜全产业链的持续完善,助推形成更统一的市场、更适配的供需,以及更具韧性的产业体系。

电商主播正在蔬菜大棚里直播带货。
政策创新激发农业全链出海新动能
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上,更高水平地参与国际大循环,潍坊一以贯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逐鹿全球的核心竞争力,潍坊农产品纷纷走上“世界货架”,进入国际市场。
从一颗西红柿到一盘好菜,从“土特产”到精深加工农产品,从“农产品出口”到“农业出海”,蔬菜、畜禽、农机等优势产业在潍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农业全链出海“加速破圈”。
去年,在潍坊海关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潍坊30余吨鲜葡萄顺利出口新加坡,这是济南海关关区首次出口鲜葡萄,也是潍坊农产品走出国门的又一次突破。
潍坊以建设全国第一个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围绕贯通农业服务贸易全链条,创新实施农业贸易新政策新机制,为企业抱团出海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农业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加快推进农食产品通关便利化改革,潍坊优化出台35条海关监管措施,在全国率先实行农产品食品企业“审批改备案”改革,实现进出口食品“即报即放”、鲜活农产品“即验即放”,进出口业务压缩至最快2小时办结,企业费用减少30%以上。
在政策红利引导下,目前潍坊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到700多家,蔬菜出口量、禽肉出口货值分别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六分之一。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潍坊建成全国首个食品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成功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9次、惠及全国超200亿元产品;与济南海关合作建设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实训教学点,助力企业“破壁出口”;推动潍坊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与新日本检定协会签约,首次实现中日民间农食产品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大大提高了输日农食产品合格率。
政策创新激发农业全链出海新动能,依托政策支持和产业优势,“潍品出海”的道路越走越宽。

新闻眼
农产品出口,是观察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成效的重要窗口。潍坊作为农业大市,以高标准筑牢品质根基,以全链条优化产业生态,以制度创新打通出海通道,成功将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持续出口优势。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潍坊依托国内农业产业基础和供应链韧性,通过更高水平开放,推动产业链提质增效、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了从“输出产品”向“输出标准”,从“单点出口”向“全链出海”,不仅提升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也通过国际需求牵引带动了国内生产体系的优化升级,增强了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性和附加值。
连续七年超百亿元的农产品出口额,全国八分之一的蔬菜出口量、六分之一的禽肉出口货值,柠檬酸、大葱、生姜等多项产品出口量全国居首……潍坊,为中国农业高水平开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
策划:高文 孟祥风
新派融媒体记者:石莹/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辑:冯淑杰 王洁钰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