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村村有好戏 | 丁家尧河村“乡愁守护记”

2025-10-21 15:38

  新派讯 10月18日,记者走进潍坊寿光市纪台镇丁家尧河村,在“上马石”“功德碑”等老物件前和建成不久的村史馆内,感受到一种文化振兴的蓬勃力量。

  村里的“上马石”保存完好。

  丁家尧河村文化广场一角,有一块正方形石头,上面有两个台阶,底座边框上镌刻着祥云图案,如果没有一旁的简介,外人根本不知道那竟是有着数百年历史、浓缩村庄辉煌往昔的标志性物件。“明朝时期,村里涌现出丁应壁这样的政界名人,其后代亦是人中龙凤,他们回乡时一般骑高头大马,为方便专门配置‘上马石’,如今作为村宝被保护起来了。”退休教师丁树义告诉记者,村庄改造时,村里强化“上马石”的保护工作,并配以简介,便于人们了解历史,见贤思齐。

  丁家尧河村的公墓里,一通高大的“功德碑”历经岁月依然完好,它记载着抗战时期村民丁德政的义勇之举。据村党支部书记丁志伟介绍,当时日军怀疑村里有抗日游击队员,遂将170多名青壮年押到附近据点进行审讯。关键时刻,曾经在外闯荡、见多识广的丁德政挺身而出,前往据点与日军面对面谈判,最终将这些村民悉数救出。为铭记他的功德,新中国成立后,群众为其树碑立传。在新建的村史馆内,还专门制作人物塑像,表达对这位英雄村民的崇高敬意。

  丁志伟介绍丁德政的英勇事迹。

  村民捐献给村史馆的书法作品。

  守护乡愁,振兴文化,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与担当,这是丁家尧河村生生不息的好村风好民风。近年来,在完成村庄改造后,丁家尧河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支持下,利用有限的空间规划建设村史馆,打造村民共同的精神原乡。村史馆通过村庄旧貌、历史名人、老物件等板块,清晰勾勒出村庄的古往今来。同时,村史馆的建设也激发了村民和在外人士回报家乡的热情,“丁超德、毛金鹏等在外人士出谋划策,提供帮助,有的村民还将先人的‘厚德载福’巨幅书法作品捐献出来,让村史馆增色不少。”丁志伟感慨道。

  丁树义老人如今常到村史馆走走看看。他对这项工程赞不绝口:“村里把耳聪目明和肚子有墨水的老同志召集到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把那些仅在口中留传的好人好事整理出来,放到版面上,很生动很耐看,不然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新派融媒体记者:孙希明/文图

编辑:平小娜 张兴红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