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连续阴雨天,幸亏有这个收购点,解决了我们卖粮的大问题。”10月16日上午,潍坊临朐县辛寨街道王家东圈村北的金丰农业玉米收购点里,前来卖粮的张乐利对记者说。
张乐利(右)在金丰农业玉米收购点卸粮。
张乐利是蒋市店子村的村民,他家距离这个收购点2.5公里。他把当天刚抢收的玉米拉过来卖,收购点按照玉米水分含量分级定价。他的玉米水分测定数是34.3%,按级别每公斤价格1.32元,326公斤玉米卖了430元。从检测到过秤、卸粮,再到微信收款,前后用时半个小时左右。
微雨中,到收购点卖玉米的村民来了一波又一波。辛寨街道大辛中村蒋秀琴的586公斤玉米水分测定数是35.6%,按等级给了每公斤1.3元的价格,共卖了761元。
辛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琨高告诉记者,由于当地烘干粮食存在困难,为确保群众的玉米及时销售,他们联合临朐县供销社,依托其下属的金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开设了这个收购点,按照“随到随收、干湿全收”的原则,全力保障秋粮收购。
金丰农业玉米收购点工作人员(右)对待收玉米进行检测和水分测定。
“水分高了容易霉变,收回去再烘干又增加成本,正常情况下,水分超过25%的玉米很难卖。今年我们执行特殊政策,水分到了40%也要收。”收购点工作人员于风池介绍,“自设立收购点以来,平均每天收购1万多公斤玉米。”
一场小雨刚结束,地面还有点湿。位于城关街道的沂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卸粮棚里,不时有周边的村民前来卖玉米。“往年我们只收水分在14%左右的干玉米,而且是集中采购粮商或种粮大户的,不零散收购。今年为了助力秋粮抢收,我们积极配合县里和城关街道的工作,散户的收、水分高的也收。”沂峰生物负责人张风说。
沂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卸粮棚内,两名村民把卖给该公司的玉米倒入地下卸粮通廊。
“哗……”说话间,来自张家焦窦村的吕传荣把一袋袋通过检测并过秤的玉米倒入地下卸粮通廊,通过链式刮板运粮设备,这些玉米将进入仓储间,经过筛选、烘干,以及清理、蒸制、压片等工序,最终变成饲料原料。“从网上看到宣传信息说这里能收购高水分玉米,我立马就来了。”吕传荣说,玉米都卖出去了,她终于松了口气。
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期,临朐从“及时排涝散墒、择机组织抢收”等多个方面安排部署,突出抢收、晾晒、烘干、仓储、销售等环节,同时做好秋种、秋管等工作。
皇泉店村村民在企业仓储车间里通风阴干玉米。
在辛寨街道皇泉店村,该村抢收的玉米正在4000平方米的仓储车间内轮流通风阴干。“厂房通风好,三天左右水分就能降到18%左右,卖或留都合适。”皇泉店村党支部书记马谦明说,县里和街道都动员企业敞开大门,提供闲置车间、厂房,无偿帮助农户晾晒玉米。位于该村的富牛建材有限公司积极响应,专门腾出了3个仓储车间。
“收得下、保得住、卖得好……”全力克服持续阴雨天带来的困难,临朐迎来了“三秋”生产热潮。
新派融媒体记者:付生/文图
编辑:冯淑杰 王洁钰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