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魏善廷烈士1949年牺牲于淮海战役,长眠于河南省永城市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76年后,在志愿者王帅康、徐军凤的接力寻找下,这位潍坊籍烈士的“家”终于被找到。通过查阅县志、走访村庄、比对档案,志愿者为这段跨越时空的“归乡”故事画上圆满句号。
根据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记载的信息:魏善廷1930年出生,山东安丘二区魏家人,生前职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29师86团3营7连通讯员,1949年1月6日在淮海战役王辛店牺牲。
王帅康在潍坊市革命烈士陵园查找资料。
王帅康多次查阅安丘县志和安丘烈士英名录,却没有找到有效记载,又联系了安丘市当地志愿者徐军凤帮忙走访寻找。徐军凤排查了安丘所有带魏字的村庄,并没有找到魏善廷烈士的有效信息。
王帅康来到潍坊市革命烈士陵园查阅资料,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排查了一万多名烈士信息,最后在昌邑县烈士英名录中发现记载了一位魏善廷烈士,籍贯为山东省昌邑县岞山公社魏家屯公社魏家屯村,记载信息与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安葬的魏善廷信息高度相似。经过查询,昌邑县烈士英名录中魏善廷烈士的籍贯为现在峡山区太保庄街道魏家屯村。
查询到具体信息后,近日,志愿者王帅康、王凤周一起来到峡山区太保庄街道魏家屯村走访核实。村党支部书记赵玉德通过询问村里老人得知,以前村里确实有魏善廷这个人,很早就出去当兵了,没回来过,村里也没有后人了。
王帅康(右)与赵玉德在村史馆查看相关资料。
在赵玉德的带领下,志愿者走进村史馆作进一步了解。原来魏家屯村在魏善廷当兵的时候属于安丘二区,后来村子因为修建峡山水库整体搬迁到了昌邑,再后来成立峡山区,区域划分又归属峡山。这里曾是抗战堡垒村,魏善廷与魏志谦、魏俊德两位烈士共同铸就了村庄的荣光。赵玉德表示,将永远铭记这些烈士。
如今,魏善廷烈士的英魂虽远在河南,但他的故事和精神已重回故土,激励后人。这场跨越76年的寻找,不仅是对烈士的告慰,更是一次对红色血脉的传承。
新派融媒体记者:常方方/文图
编辑:韩佳 王洁钰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