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靠前服务秋粮抢收,潍坊电力护航颗粒归仓

2025-10-11 20:26

  新派讯 金秋十月,产粮大市山东潍坊的507.5万亩玉米陆续开机收获。连续的阴雨天,给今年的秋收带来了严峻挑战。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坚定扛牢电力保供责任,心系“三农”、精准施策,助力打好“三秋”农业生产这场硬仗,护航秋粮颗粒归仓。

  10月9日,在潍坊高密市大牟家镇小牟家村的大片玉米地里,村民蔡善文将110亩地的玉米直接装车运至邻近的刘莉家庭农场烘干仓储基地。这批玉米进行烘干处理后入库储存。

  刘莉家庭农场是全国示范性家庭农场,这里不仅种植了5600多亩玉米,去年还建成了烘干仓储基地,同步增容了1台250千伏安变压器。“现在采用电烘干的方式,5到6个小时就能把玉米粒水分含量从40%降到标准线15%,湿度可以达到国家收购标准。”刘莉说,“我们争取多给大家伙烘干,有效减少粮食的损耗。”

  10月9日,刘莉家庭农场烘干仓储基地,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员工在了解秋收期间用电需求。

  针对刘莉家庭农场烘干塔满负荷运行的现状,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依托“配网全景监测平台”,每日对烘干服务点所属台区及线路负载率进行监测,遇到重过载,及时开展运行方式调整或负荷割接,保障了合作社烘干塔24小时连轴转。

  在诸城市百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粮食烘干服务点,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百尺河供电所“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的网格经理根据客户用电特点、生产规模,从设备能耗、分时电价、烘干工序等方面,“一点一策”为其量身打造服务方案,开展能效诊断,随时提供技术指导,全力保障秋收期间电力可靠供应。在昌邑市青乡为农服务中心粮食烘干场,刚刚收获的玉米堆成一座座金灿灿的“山丘”。矗立一旁的烘干塔,伸出传输带,将玉米吸入塔内,持续不断地烘干、入库。青乡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孙德东说:“现在所有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电力也很平稳,每天可处理1500吨玉米。”

  针对全市177家粮食烘干服务点,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梳理形成每个烘干点烘干设备功率、供电模式、所属线路及台区的动态管理台账,将烘干服务点纳入重点服务保障单位,加大电力设施巡检力度,及时消缺安全隐患。同时制定极端天气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抢修队伍,增配应急发电车或发电机,做到24小时响应,遇故障时按照“先安抚、早复电、快抢修”的原则,优先恢复烘干服务点供电,精准保障秋收用电需求。

  粮食烘干电力抢跑。可靠的供电和卓越的服务不仅让烘干设施昼夜火力全开,还让在建项目有了更大底气。

  10月9日,在寒亭区高里街道一孔桥村,一座粮食烘干塔正紧锣密鼓地组装。“国庆节整个假期就没好天,咱庄稼人就盼着把粮食顺顺当当收回家,玉米收晚了不仅减产,还耽误种麦子。好不容易趁雨停抢收上来,要是没法及时烘干,粮食发霉,大半年的辛苦就白费了。”现场农户的话语里满是焦灼。

  国网潍坊市寒亭区供电公司到一孔桥村上门了解烘干塔组装用电需求。

  国网潍坊市寒亭区供电公司得知烘干塔组装急需用电后,第一时间抽调专业骨干,上门协助制定最优用电方案;派驻2名网格经理全程现场蹲守,实时排查用电隐患,以“贴身守护”保障施工与后续运行安全。“升级后的烘干设备自动化程度更高,每天能烘干300吨粮食。多亏供电公司,工期比预期缩短了不少,咱们秋收更有底气了!”一孔桥村惠民农作物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萍说。

  农忙时节,除了保障烘干服务点的满格用电,国网潍坊供电公司结合地方农产品产业特色,制定“一企一策”服务方案,主动靠前服务潍坊粮食、饲料及油脂加工类企业用电,推动乡村智慧用能与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融合发展,牢牢守住了群众的“钱袋子”。

  在临朐县沂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迎来了今年以来最忙碌的阶段。这家企业将收购的鲜湿玉米,经过蒸汽熟化玉米压片加工成优质饲料后销售到全国各地。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村民粮食销售的后顾之忧,还通过产业加工链条的延伸,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帮助村民增收。

  为保障玉米压片加工可靠用电,国网临朐县供电公司针对蒸汽熟化设备用电特性,安排技术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对供电线路、专用变压器开展巡检,运用红外测温仪排查设备发热隐患,及时解决生产用电问题,保障产业加工可靠用电。

  “目前车间蒸汽锅炉、压片机组运行正常、生产稳定,日加工产能达到200吨。”企业副总经理冯海磊说,“正是有了可靠的供电,我们才有底气大量收购村民手中的鲜湿玉米。”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瑗/文图

通讯员:王晓龙 贾聚光 张昊东

编辑:冯淑杰 张兴红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

3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