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施农业的蓬勃发展
到特色产业的百花齐放
从科技赋能的提质增效
到政策护航的多方共赢
潍坊正通过特色种植产业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新派客户端策划推出
“千村百镇话振兴”
本期
《潍坊特色种植 种出好“钱”景》
潍坊立足地方实际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
实现产业带动、百姓增收
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
潍坊安丘
特色种植“桃药共生”
“一林双收”助农致富
近日,潍坊安丘金冢子镇盛青禾家庭农场的甜桃迎来丰收,桃林下套种的赤芍、黄芩长势喜人,形成“桃药共生”的立体种植模式。这种“一林双收”的创新做法,每亩年增收3000元,有效提升土地效益。
近年来,该镇推动农业转型,盘活各村“四旁”闲置土地发展特色种植。目前,20余个村种植丹参等中草药,20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面积超200亩,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潍坊峡山
发展特色产业链
擘画乡村新图景
潍坊峡山区王家庄街道依托优良生态,以特色种植为“流量密码”,带动乡村振兴。
当地依托生态优势,采用“一地两用”“数字农业”等模式,发展高附加值特色种植:赵疃村打造全省首个雪茄烟叶示范基地,带动200余人就业;丰年年数字农业种植园采用智慧化管理,蓝莓年产值超千万元;中慧高芯公司运用物联网技术种植高端芦笋,延伸出饮料、茶等产业链,年产值600万元。特色种植不仅鼓了农民钱袋,还串联起四季旅游,今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潍坊青州
山楂种植产业旺
经济振兴活力足
作为“中国山楂制品第一镇”,王坟镇依托500余年山楂种植历史,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2.4万亩,年产量7.2万吨。
近年来,王坟镇聚焦产业优势,打造党建联盟推动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从传统果丹皮、山楂片转向酸奶山楂球、益生元山楂等高附加值产品,形成8大系列120多个品种。全镇133家加工企业年产值超25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同时,加大科研合作,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支持企业技改,打造大健康产业园,规划主题博物馆和直播基地,以特色种植带动经济蓬勃振兴。
各具特色的种植结构
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更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展现出潍坊农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策划:姜健 李敬友
文案:冯淑杰
新派安丘融媒体记者:李楠 宋鑫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莹 窦浩智
编辑:冯淑杰 王洁钰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