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在公安队伍的发展长河中,“传帮带”从来不是简单的技艺传授,而是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为赓续传承公安机关“师带徒”优良传统,帮青年民警系好入警的“第一粒扣子”,近日,潍坊昌邑市公安局组织召开了全市公安机关“新老结对”经验分享会,两代昌邑公安人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将忠诚担当的信念、严谨务实的作风和为民服务的本领,像接力棒一样传递,共同守护着城市的平安与和谐。师徒间迸发出的“藏蓝火花”,也将为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师傅的经验,是比任何算法都珍贵的财富”
“书本里的知识要想运用到办案中,这中间的沟坎,得靠不断的实践去填平。”从警近40年,从当徒弟到带徒弟,昌邑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楚立江对于“传帮带”的实质内涵有着深刻理解——传,既要传授优秀案例的成功经验,更要讲那些“砸了锅”的教训;帮,不是包办,是扶上马送一程,是授之以渔;带,是手把手地教,让书本知识落地生根。
楚立江作经验分享。
作为师傅,肩上担的是责任,心里装的是传承。作为徒弟,收获的也不仅是多年积累的经验财富,还有警服背后的担当。
前段时间,昌邑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蔡林淏和同事前往外省办理一起案件,进展并不顺利。“当我向师傅叙述前因后果后,他当即理清了办案思路,并将法律依据一一列出。”在蔡林淏眼中,师傅楚立江就是公安工作的“活字典”。
时代在变,新型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科技赋能警务要求日益迫切。但对蔡林淏来说,师傅浸透着血汗的从警生涯,是比任何算法都珍贵的经验财富,他将继承发扬师傅对公安事业的深厚情怀,让这些知识经验在新时代的土壤里发芽生长,绽放新的光彩。
“传帮带”是解码群众路线的“金钥匙”
和每一名刚参加公安工作的基层民警一样,面对千头万绪的基层警务、复杂多变的现实挑战,昌邑市公安局柳疃派出所民警张泰菻曾感到深深的迷茫与恐慌,警校的课本知识,似乎难以直接应对街头巷尾的纷繁烟火,而“传帮带”,正是青年民警解码群众路线的“金钥匙”。
翟国政(前排左一)与张泰菻(前排左二)新老结对签约。
昌邑市柳疃镇是有名的丝绸之乡,昌邑棉纺城是北方最大的纺织业生产销售基地。如何权衡产业经济发展与群众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成为张泰菻入警后面对的第一个课题。
今年4月,棉纺城中两家大型商户因为打价格战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回忆当时的场景,张泰菻说,正是这起矛盾纠纷警情,让他真切明白了师傅——昌邑市公安局柳疃派出所副所长翟国政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心要热,头要冷,要跳出警情看警情,在原则里保持温度”的真正含义。
了解了纠纷的前因后果,翟国政没有贸然执法,而是从企业经营难处出发,用了两天时间详细了解矛盾双方的实际需求,按照市场情况提出合理建议,最终使双方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张泰菻表示,师傅从当事人利益出发的调解思路,让他明白了执法既要站稳法律立场,更要懂得体察人情冷暖,因为公安工作最深厚的根基就是群众。
新老结对,涌动公安事业生生不息的澎湃活力
从警之路,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老民警”既是追光者,也是引路人。
“新老结对”经验分享会现场
昌邑市公安局监管大队民警车杰彪是山西人,入警第一年主动申请过年值班,师傅马延安得知后,在除夕当晚把他带回家吃团圆饭,亲如家人的温暖,让车杰彪至今难忘。
昌邑市公安局车站派出所民警沈心雨是警校毕业生,调解纠纷时出口成章的法律条文让群众觉得“不近人情”,师傅魏同辉“拉家常”的矛调方式,让他明白了执法也要有温度。
昌邑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马鸣参与入警后的第一起入室盗窃案件,涉案金额600元,师傅王杰东“小案不小看”的态度,让他对“有案必破”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
新老结对,是昌邑市公安局为青年民警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搭建成长平台、创造成长环境的有效载体,让他们在思想观念上有提升、在履职能力上有提高、在工作领域内有建树,培养成为公安全科人才。
当一代青年民警开始独当一面,当“传帮带”的种子在警营遍地开花,新老结对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这种传承超越了个体成长的意义,成为城市推进平安建设的坚实根基。在藏蓝身影的交替中,不变的是对平安的承诺,涌动的是公安事业生生不息的澎湃活力。
新派融媒体记者:陈怀禹 张益阁/文图视频
编辑:冯淑杰 王洁钰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