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因“志”而行 因“愿”而动——潍坊坊子区擦亮“聚爱有坊”志愿服务品牌

2025-08-05 10:29

  新派讯 从爱心帮扶的“助老食堂”,到服务群众的“暖心驿站”;从十字路口的文明劝导,到街头社区的爱心义诊……志愿者的身影遍布坊子区城乡,他们因“志”而行,因“愿”而动,一个个“志愿红”带着爱的微光,汇聚成温暖“火炬”,照亮了坊子大地。

  近年来,坊子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强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全区域、全方位志愿服务,擦亮“聚爱有坊”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彰显,全区志愿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志愿者参与足球赛志愿服务。

打破壁垒聚合力

织就全域服务网

  近日,2025年潍坊市足球超级杯赛D组一场小组赛在鲁能足球学校开赛,来自坊子区志愿者协会、鲲鹏应急救援中心的100余名优秀志愿者,用细致入微的服务为赛事筑牢保障网,成为赛场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些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们是这场赛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坊子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林晓鹏说。

  今年以来,坊子区紧紧围绕“优化组织、打造品牌、创新保障”,完善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引入专业社工力量,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推动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通过优化志愿服务组织框架,建立起部门单位、社会组织、街道社区、志愿者有效联动桥梁,激活全区志愿服务力量。坊子区构建的“1+3+N”全域协同机制,以志愿服务联合会为枢纽,部门、街道、社会组织三方主体协同联动,辐射全区志愿服务队伍。截至目前,全区已组建644支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总数达8.17万人。

品牌引领添温度

志愿服务接地气

  “高考结束后,我们对即将升入大学的家庭困难学生进行摸排核实,在学费、物资等方面给予帮助。”坊子区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冯守平说,“捐资助学·圆梦大学”志愿服务项目已连续开展11年,共捐助物资款项360多万元,帮助607名困难大学生顺利入学。

  近年来,坊子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指导协调全区志愿组织和志愿者从社会最关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着手,通过开展主题化、项目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逐步形成了一批相对稳定、持续、具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持续擦亮“聚爱有坊”特色服务品牌。

  聚焦“一老一小”“新就业群体”重点需求,围绕儿童成长、社会救助、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社会养老等方面,坊子区按照“一需求一策划、一方案一项目”原则,精准设计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已打造“捐资助学·圆梦大学”“真情护航,幸福再起航”和“一碗馄饨”低保老年人关爱项目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满足各类群体多样化服务需求。依托“聚爱有坊”志愿服务品牌打造“小哥来吧”暖心驿站,将优质资源送到群众身边,给他们提供一个“温馨港湾”。

  为推动志愿服务融入群众生活,坊子区推出“一月一主题”志愿服务“召集令”,以重大节日为节点,每月发布志愿服务主题,鼓励志愿者广泛参与,打造服务品牌矩阵。先后开展“文明祭扫绿色生活”“助力中高考”等主题志愿活动3000余场,服务群众60万余人次,以最直接的方式诠释“聚爱有坊”的行动真谛。

  志愿者助力中高考。

多元保障固根基

让志愿之树常青

  “以前参加志愿服务会担心意外发生,现在有了‘坊子志愿保’,心里踏实多了。”坊子志愿者国萍说。去年,坊子区在我市首创推出“坊子志愿保”,这份由保险公司、志愿服务发展基金、志愿服务组织三方共担的保险,为活跃志愿者提供全年意外伤害、医疗救助。

  此外,坊子区通过建立资金、保险、激励等多方面保障机制,提高志愿服务可持续性和志愿者积极性。依托区慈善总会,打造潍坊市首个志愿服务发展基金,募集社会捐赠35万元,专项用于队伍培训、优秀案例奖励和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推行“慈善微基金+社区合伙人”治理模式,与有意向为居民提供优质资源和服务的单位、企业合作运营“强社”服务项目,引入123个合作项目入驻运营,增收突破730万元。同时,坊子区探索荣誉激励模式,建立完善“媒体+表彰”宣传激励机制,通过媒体宣传、表扬表彰等方式,强化正向激励,激发志愿服务体系内生动力。去年以来,10个案例获评省级优秀,2处社工站获评全省示范点。

新派融媒体记者:吴晓强/文图

通讯员:刘超

编辑:平小娜 王洁钰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

3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