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城市封面人物》栏目,聚焦身边的感动,诠释潍坊城市精神,展现新时代潍坊人风采。通过开屏展示、平台热推,讲好潍坊故事,传播潍坊声音,让更多人看见“身边的榜样”,汇聚起推动更好潍坊建设的磅礴力量。活动由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中共潍坊市委社会工作部、潍坊市文明办主办,潍坊市融媒体中心承办。本期封面人物是潍坊安丘市辉渠镇谋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山东学海农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学海。
新派讯 他曾是走出贫瘠大山的少年,终成商海弄潮的翘楚;花甲之年,却毅然携资十亿回归故土。李学海,潍坊安丘市辉渠镇谋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山东学海农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刻下了滚烫的赤诚。他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齐鲁乡村之星、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李学海(中)在留山生态农业产业园采摘猕猴桃。
敢为人先 北海弄潮
1971年,16岁的李学海不满足贫穷落后的生活,毅然告别谋家河村,来到寿光市羊口镇。从零工起步,他凭借坚韧与智慧在北海扎根,但始终牢记母亲“穷没根,富没有苗,只要扑下身子好好干,就会好起来”的教诲,坚持奋斗着。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羊口镇。1984年,他凭借对有关政策的了解和十几年的历练,大胆承包了3万亩滩涂,迈出了北海弄潮的第一步。虽首年受挫,却在市场洗礼中摸索出芦苇经营之道,继而拓展沙蚕、贝类养殖,产品远销日韩。1996年,他创立北海滩涂养殖有限公司,将昔日“穷滩”“荒滩”变为“样板工程”。2001年,山东义海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李学海带领企业不断发展,助推了当地经济发展。
李学海查看修路情况。
心系桑梓 造福山乡
2009年,家乡的呼唤让在外拼搏四十余载的李学海心潮澎湃。次年,已过花甲的他高票当选谋家河、辛庄子、北辉渠三村党支部书记。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注册成立山东学海农林集团有限公司,规划10亿元投资开发留山。为打通发展命脉,他亲自踏勘山野,用竹竿和石灰标记,带领乡亲历时两年多,在留山硬生生辟出36公里旅游路。打深井、建水库、绿化荒山4000余亩……十载耕耘,留山蜕变为拥有8处景观、建筑超8万平米的免费景区。他更通过成立合作社、发展种植基地、创建山泉水与农业科技公司,带动2246名困难群众人均年增收3.2万元。
李学海(右三)带领乡亲们学习大棚西瓜管理技术。
李学海积极推动乡村振兴,通过“跨村联建”,联合周边村庄发展。便民服务大楼拔地而起,谋家河小区焕然一新,文化广场与农家乐应运而生。他联合潍坊职业学院创立职业农民学院,培训新型农民3700余人次,为山乡注入持续活力。
道德楷模 榜样力量
李学海不仅在经济发展和乡村建设上成就卓著,还极具奉献精神。
作为烈士后代,红色血脉始终在他胸中奔涌。2018年起,他倾力打造红色教育矩阵——“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基地、党员党性体检中心、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相继建成,已教育党员干部16万人次。2023年,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教育实践中心在留山落成;2024年,青少年科技实践教育基地又添新彩。
2003年寿光特大风暴潮,他五次冒险出海,成功救出46名民工,自家养殖场却损失3000余万元。1997至2003年间,他累计从海上救回146条生命。2009年当选全国道德模范后,他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的脚步从未停歇,为村内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发放扶贫金,为村民缴纳新农合医疗保险,在台风、疫情等危难时刻带头捐款捐物,累计金额达1400余万元。
五十载风雨兼程,从渔村的金戈铁马到山村的绿色诗篇,李学海踏过山海,最终让山与海在故乡的振兴中交响共鸣。
策划:姜健 李敬友
视频剪辑:尹宁
海报设计:苑清芳
新派安丘融媒体记者:马连娟 范坤/文图
编辑:李新花 张兴红 宫海娜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