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9月25日,潍坊市政府新闻办在临朐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我市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十大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我市始终将落实河湖长制作为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抓手,在高标准打赢全域幸福河湖建设攻坚战的基础上,持续聚焦“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通过打破政策壁垒、破解生态产品量化难题、激发资源潜能等多维发力,系统探索了“算出来、转出去、可持续”的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逐步形成了治理保护与产业发展“增值反哺”的新模式,实现从“水安”到“水美”再到“水富”的精彩蝶变。有关工作经验可总结为“四条路径”“十大案例”。
一、市场交易类
案例1:我市积极探索水权指标的市场化交易新路径,创新建立“潍坊市水银行”,将全市取用水单位节约或者闲置的取水权、市级预留的客水指标整合收储,由“水银行”统筹配置,按用水需求进行市场化交易。
案例2:青州市积极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新路径,委托专业机构对茅峪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进行价值核算和资产评估。经专业价值评估后,该流域生态产品以388.2万元成功交易,完成全省首笔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推动水土保持工程由单向投入向“治理—转化—再投入”可持续发展转变。
二、生态补偿类
案例:我市针对潍河、弥河等重点河湖建立纵横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以流域为单元开展市对县纵向补偿和县际横向补偿。“十四五”以来,潍河流域市级累计向5个县市区兑现纵向补偿725.5万元,5个县市区间横向补偿8900余万元。
三、绿色金融类
案例1:峡山区全域盘活河湖生态资源,通过项目收益、抵押贷款、资本运作等方式,成功办理以用水权、渔业经营权等为质押的18.2亿元“水权贷”和13.7亿元“生态贷”,贷款资金用于峡山水库的生态治理和保护,实现了河湖“含绿量”向“含金量”的高效转化。
案例2:昌邑市创新水权质押融资模式,拓宽信贷抵押品范围,将2524.66万方取水使用权指标及用水收费权审计估值后进行质押,为水务集团融资2.64亿元,用于老旧管网改造提升等水利建设项目。
案例3:寿光市全面摸排梳理辖区内具有融资需求的节水项目,主动对接银行金融机构,推动授信7亿元的寿光市城乡供水管网提升改造“节水贷”项目成功落地,此为全省单笔最大“节水贷”。
四、产业融合类
案例1:峡山区创新实行“鱼水互养”,通过“禁渔休渔-增殖放流-生态捕捞”模式,目前峡山水库库内鱼类种类从32种增加到35种,并衍生出以“峡山湖有机鱼”为代表的“渔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案例2:临朐县成功引入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潍坊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通过“抽水蓄能—放水发电”的循环运行模式,将丰富的水力资源持续转化为绿色电能。预计2026年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后,年主营业务收入约15亿元,利税1.2亿元。
案例3:寿光市在巨淀湖创新实践“治理—利用—反哺”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推进湿地修复与水系连通的基础上,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兴农,打造环湖生态经济圈。自2023年以来,实现文旅综合收入突破2亿元。
案例4:市水利局着力推动“河湖+农文旅商”深度融合,精心打造10条“沿着河湖游潍坊”精品旅游线路,并通过国企注资、社会运营、项目带动、村企联建等多种模式,系统培育沿河环湖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保护与发展协同共进的良好格局。
新派融媒体记者:于哲/文 宋寿爽/图
编辑:陈晓芳 孙锦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