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当高校的科研智慧与城市坚实的产业基础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9月16日,潍坊举办2025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山东行(潍坊)暨重点高校校地合作对接交流会,来自30所国内知名高校以及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中心、企业、协会和基金等领域的领导专家、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谋合作、共话发展,推动先进技术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更好潍坊建设注入强劲新动能。
激活科技产业化的“创新之火”
会上,为工信部直属高校驻潍坊7所技术转移中心揭牌。技术转移中心将更好地承接工信部直属高校的科创资源,充分发挥潍坊产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成长环境良好等优势,为高校先进技术成果在潍坊成功转化搭建良好平台。
以技术转移中心激活科技产业化的“创新之火”,在潍坊有经验可循。
近年来,潍坊推动转化高校院所先进技术成果1000余项。其中,推动哈尔滨工业大学“15000t/a杀菌剂系列产品”、上海交通大学“三甲基甘氨酸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铁系梳枝丁戊橡胶新材料高性能轮胎制造”等106项重大行业性新技术、新产品成功落地潍坊,增加产业产值近200亿元。
技术转移中心揭牌,代表校地合作迈入“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新阶段,高校院所发挥专业优势、创新优势,与潍坊优势产业“珠联璧合”,共探关键技术攻关路径,共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样板,将推动潍坊高校科技创新,成为全面支持产业创新的有效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兆国表示:“自2021年起,交大与潍坊每年都互派科技人才副总,推动数十家企业在高端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达成合作,建成多个高能级联合研发中心,形成了一批具有引领性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推动多个项目在潍坊落地转化。”
燃旺新质生产力的“澎湃之火”
高校的前沿科研智慧,直面城市产业提出的真问题、实需求,迅速转化为燃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会上,潍坊市发布了“9+3+N”产业链技术需求,5条重点产业链精准对接创新资源——
动力装备产业链:拥有规上企业491家,本次聚焦新能源关键技术、传统发动机升级,在发动机全生命周期数据追溯、流道高精度建模等领域发布需求18项;
高端化工产业链:规上企业达794家,围绕化工新材料领域,在高性能树脂、功能性膜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布需求18项;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集聚链上企业162 家,是我国重要的虚拟现实整机与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本次围绕AI+元宇宙相关的光学显示、智能交互等前沿技术,以及新型材料、人因工程等共性技术,还有行业大模型研发应用算法软件、智能精密制造等领域发布需求10项;
汽车制造产业链:拥有规上企业235家,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型商用车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新型汽车生产基地,生产规模与技术水平居全国前列、世界前茅,本次围绕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信号传输、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等领域发布需求9项;
智能农机产业链:127家规上企业构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链条最完整的农机产业基地,围绕无人驾驶三电技术、噪声控制及稳定性、智能化技术等领域发布需求9项。
潍坊发布的64项精准技术需求,如同等待点燃的火种,吸引了高校的顶尖团队“揭榜挂帅”,将论文里的方程式转化为生产线的工艺包,将实验室的样品变为市场上的商品。
正如西北工业大学科协主席张卫红所言:“每次回到潍坊这片故土都倍感亲切,今天国内一流军工院校悉数到场,我们都愿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潍坊人,他深刻感受到潍坊对创新的迫切期待,更坚信校地携手能让潍坊在现有“多个第一”的基础上,再创更多产业辉煌。
除重点产业链需求外,潍坊市还广泛征集市内企业需求,梳理形成128项技术需求并汇总为《潍坊市企业技术需求目录》,在大会上正式发布。这些需求既直指当前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也成为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的核心内容。
高校带来的不仅是单一技术,更是引领产业体系整体升级的新理念、新范式,当下的潍坊,正加速集聚优势的创新资源,为高校科技成果的工厂化、产业化、市场化提供丰厚沃土,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提供澎湃不息的动力源泉。
涵养汇聚人才的“永动之火”
校地融合的本质在于让知识的价值在场景中兑现,让场景的需求在知识中升华。如何破解高校科研成果“束之高阁”与地方产业升级“求技若渴”的困境?潍坊做出有力回答。
交流会的现场,一份倡议书成为全场焦点——30所全国知名高校、3个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中心、2家企业、2个行业协会及2家创投机构,与潍坊市人民政府携手,共同发布推动先进技术成果在潍坊转化落地的联合倡议。
校地合作最深远的影响,在于点燃了一座城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永动机。
城市以开放的产业场景吸引智慧,高校以主动的成果溢出创造价值。联合倡议不仅构建了一条“高校培养-地方实践-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链,以项目吸引院士、专家“为我所用”,更通过本地化的科研实践培养着未来的工程师和创新者,为城市持续发展储备了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使城市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创新实验室”和“成果转化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甄良介绍:近三年培养206名潍坊籍学生,与潍坊一家企业的合作项目金额超1200万元,该企业还在南航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学校先后选派两位教授挂职高密市副市长,同时高密市也先后选派三位同志来学校挂职,有效促进了校企融合发展。
2025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山东行(潍坊)暨重点高校校地合作对接交流会带来的不仅是当下的发展机遇,更是以高能级创新力量为地方发展赋能加力,为未来发展蓄力。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先进技术成果正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智慧之火”与城市的产业基础相互成就,辉映城市与高校携手共赢的新征程。
新派融媒体记者:石莹/文
编辑:朱明洁 张兴红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