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2025城市封面人物:无声世界里的点灯人

2025-09-09 14:42

  《2025城市封面人物》栏目,聚焦身边的感动,诠释潍坊城市精神,展现新时代潍坊人风采。通过开屏展示、平台热推,讲好潍坊故事,传播潍坊声音,让更多人看见“身边的榜样”,汇聚起推动更好潍坊建设的磅礴力量。活动由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中共潍坊市委社会工作部、潍坊市文明办主办,潍坊市融媒体中心承办。本期封面人物是潍坊聋哑学校教师丁金雪。

  

  新派讯 在潍坊聋哑学校的教室里,一片寂静中,丁金雪老师用手语温柔地“讲述”着知识的奥秘。35年来,这位特殊的园丁用爱与智慧,为无声世界的孩子们点亮了一盏盏明灯,照亮他们追逐梦想的前路。

初心如磐 

用爱叩响无声之门

  当20岁的丁金雪怀着教育理想走进潍坊聋哑学校,眼前的景象让她怔住了,简陋的校舍,斑驳的墙壁,还有那些只能用双手“说话”的孩子。面对沟通障碍,这位优秀的师范毕业生第一次感到无所适从。但老校长的鼓励、同事的帮助,尤其是孩子们纯净的眼神和艰难的家境,让她毅然选择了坚守。

  转变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在家访时,她看到学生裹着棉被写作业,因为唯一的棉衣还湿漉漉地挂在院里。丁金雪回忆说:“那一刻,我摸着孩子冰凉的小手,泪水止不住地流。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守护好这些孩子。”

  从此,她开始了艰难的求学之路。手语书不离身,走到哪儿练到哪儿;把自己的宿舍搬到学生宿舍楼,一住就是四年;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跟着老教师学习特殊教育方法。渐渐地,她不仅能流畅地和学生交流,更能读懂他们每个眼神、每个手势背后的心声。她用母亲般的爱温暖着每个特殊生命,用耐心和专业一点点叩开了通往无声世界的大门。

匠心育人 

以创新点亮梦想之光

  面对多重障碍的学生,丁金雪不断探索适合聋哑孩子的教学方法。在舞蹈教室里,丁金雪带领学生进行一场场特殊的训练。学生们趴在地板上,用心感受着来自地板的振动,这是她独创的舞蹈教学法。长年累月,她的膝盖结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但学生们终于能够准确把握节奏,在舞台上绽放光彩。“聋哑孩子听不见音乐,但他们能够感受美、创造美。”她创新推出“以手代口、以数代乐、以形代情”的特教舞蹈教学法,用手臂做翅膀,领着孩子们在美的世界里飞翔。她的课题《浅谈聋校舞蹈的教育作用和创新教法》获得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语文课堂上,她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学生王小福刚来时不会写字,现在能写出感人的作文;王海阳曾经学完就忘,搞不懂学习方法,现在却成了优秀的语文课代表。正是这份孜孜不倦的创新精神,让丁金雪打破了有声与无声世界的壁垒,她用三十五年如一日的匠心,帮助孩子们找回自信、点亮梦想。

使命担当 

让每个生命绽放精彩

  “丁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这是学生们经常比划的一句话。

  九年的班主任生涯中,丁金雪带过的班级是个“特例”,十个孩子,半数身患多重残障。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她总是说:“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她制定“特殊值日表”,创建代币奖励“小银行”,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养成习惯。她用香油涂抹孩子干裂的嘴唇,深夜冒雨送学生回家……她用一件件小事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灵,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永不放弃”的特教精神。她的学生先后获得潍坊市征文、书画大赛等多个奖项,她个人的教学成果获省市多项荣誉。但她最珍视的,还是看到孩子们从哭鼻子、尿裤子到能够独立成长、获得荣誉的蜕变。

  在丁金雪心中,特殊教育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光彩的庄严承诺。这份沉甸甸的使命担当,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三十五载光阴,岁月变迁,不变的是丁金雪眼中那束温柔而坚定的光,是掌心传递给孩子们的温度。她说:“我愿如夸父追日,带着这些孩子追赶心中的梦想。”她以师者仁心,在无声世界里默默耕耘,为残缺的蓓蕾催开希望之花。

 

策划:姜健 李敬友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新波 刘利静/视频

海报设计:苑清芳

编辑:朱明洁 孙锦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

36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