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 全民健身 志愿同行

2025-09-08 09:59

  潍坊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队员韩星美在奎文区北苑街道丁家社区开展健身气功常态化公益培训活动。

 爱心档案 

从“五进”到“七进”

健康服务暖万家

  9月2日清晨,在奎文区北苑街道丁家社区的活动广场上,潍坊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队员韩星美正耐心地指导居民们健身。“注意呼吸节奏,手臂抬高时要自然舒展。”这位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轻声提醒。自9月2日起,每周二的清晨,韩星美都会在这里教社区居民学习,开启健康活力的一天。

  这样的场景,是潍坊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七进”志愿服务项目的生动缩影。该项目最初以“进街区、进景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的“五进”模式开展,随着群众需求的不断变化,2025年5月已拓展为覆盖景区、街区、商圈、机关、学校、企业和农村的“七进”服务网络,将科学健身的种子播撒到城市乡村的每个角落。

  为居民带来针对性的体态改善与塑形指导。

  自2019年6月项目启动以来,这支由60名注册志愿者组成的专业队伍,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000余小时。他们当中不乏国家级、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专业的健身指导和服务,让近万人次群众受益。从活力四射的留学生到自强不息的视障儿童,从企业车间到田间地头,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织就一张温暖而高效的全民健身服务网。

  孙茂林(左二)正在对孩子们进行门球培训。

 暖心故事 

门球场上的少年风采

  “注意瞄准,稳住,好球!”在潍城区南三里小学的门球场上,总能看到孙茂林教练指导孩子们打球的身影。作为潍坊市老体协门球专委会主任,他和副主任徐家东自2021年起就牵头开展潍坊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潍坊少儿门球培训项目,让这项传统运动在校园焕发新活力。

  为了让更多学生感受门球运动的魅力,他们选派十几位辅导员组成培训班子,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进行公益门球培训。“一开始,孩子们对门球了解很少,我们就从最基础的规则和动作教起。”孙茂林说。

  经过近5年的努力,潍坊已有5支少儿门球队,成立年级梯次门球队,打造了一支支骁勇善战的强大队伍。南三里小学学生刘书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从一开始连球杆都握不稳,到如今成为球队的主力队员,她的成长见证了项目的成效。“门球教会了我坚持和团队合作,也让我更爱运动了。”

  辛勤的付出换来丰硕的成果。2022年5月,潍坊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为南三里小学挂牌“潍坊市青少年门球培训基地”;2024年1月,学校被省门协授予“门球特色学校”;2025年7月,学校门球队参加山东少儿门球比赛获金奖,8月又在全国少儿门球赛中斩获第二名和第五名的好成绩。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项目志愿者们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如今,门球运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坚韧品格,这项运动正在新一代少年手中焕发新的生机。

  项目志愿者走进学校。

 城市温度 

让全民健身深入城市肌理

◎新派融媒体评论员 王鲁萍

  潍坊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七进”志愿服务项目犹如一张精心编织的网络,以柔韧而精细的脉络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项目从最初的“五进”到如今的“七进”,不仅仅是数字的增加,更是服务理念的升华和服务能级的提升。新增的“进企业”和“进商圈”,如同为这张网络增添了新的经纬,让健身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更多元的人群、更丰富的场景。

  这张网的妙处,在于它的“弹性”。就像榕树的根,哪里有需求,服务就往哪里“生长”。社区居民喜爱传统养生,健身教学就走进社区广场;孩子们需要培养团队精神,门球运动就走进校园。这种“按需生长”的服务理念,让健身服务紧紧跟随市民的生活。

  该志愿服务项目践行“双轮驱动”的服务新路径,一方面将全民健身服务网络像毛细血管般延伸至城乡每个角落,实现服务的广覆盖;另一方面开展星光志愿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并重点保障特殊群体权益。二者有机统一,既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又确保了服务的温度与精度。

  在深入推进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将全民健身与非遗传承相融合,与人文关怀相渗透,不断拓展服务的内涵与外延,提升服务的价值与效能,让全民健身服务更加丰富多彩、深入人心。

  真正的健康城市,始于每个市民的健康生活。当健康生活的种子通过志愿服务播撒到每个人心中,不仅市民健康水平得到提升,更让每个市民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鲁萍/文图

编辑:韩佳 孙锦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

23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