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逐梦深蓝,向海图强。潍坊坐拥辽阔海域,持续深化创新驱动,坚守绿色发展底色,拓展开放合作格局,聚力打造现代海洋产业新体系,现已形成集海洋化工、海上风电、动力装备、港口运输于一体的“硬核”产业集群。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开放共享的合作格局,潍坊正以昂扬之姿,在协同联动中激发蓝色潜能,于创新融合中培育发展动能,持续为海洋经济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潍坊力量”。
深入践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潍坊通过深化院校合作、搭建高端交流平台、完善产业创新体系等举措,筑牢海洋开放合作领域基石。今年4月27日,潍坊海洋发展市域产教联合体正式成立,成为海洋领域产教融合的创新之举。以潍坊职教优势对接海洋产业需求,为海洋新质生产力培育输送技能人才。如今,潍坊已建成全省首家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集聚155家海洋高新技术企业、44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每年培养3000余名涉海高技能人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蓝色专项数量稳居全省前列,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起开放协同高效的海洋渔业科技创新体系。潍坊依托自身资源与科教优势,先后成立渔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滩涂贝类产业技术联盟及对虾产业联盟,以平台为纽带整合产学研力量攻坚产业难题。相关创新成果斩获多个省部级奖项,不仅持续提升海洋渔业的自主创新力与核心竞争力,更以科技赋能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为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通过搭建高端平台、深化对外联动,潍坊海洋合作的“朋友圈”越拓越广。2024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山东主场活动成功在潍坊举办。活动现场进行了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潍坊基地、潍坊市蓝碳遥感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我市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潍坊主动“走出去”链接全球优质资源,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省海洋集团等60余家涉海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更吸引吴立新、唐启升、焦念志等多位院士以多种方式助力海洋强市建设。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到落地具体合作项目,从高校院所的智力支持到企业间的产业联动,潍坊以开放姿态汇聚各方力量,为海洋经济注入澎湃活力。
在开发海洋资源的过程中,潍坊始终坚守保护生态环境的底线,以蓝碳经济为抓手,探索绿色合作新路径。2024年,潍坊率先发起成立全省首家地市级海洋碳汇产业联盟,整合政府、科研院所与企业资源,成为推动全省海洋碳汇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此外,我市充分利用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潍坊基地、潍坊市蓝碳遥感应用技术研究中心、莱州湾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等资源,发挥其在海洋经济中的创新平台、招才引智、产业支撑等作用,共同为促进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新派融媒体记者:张敏/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辑:赵越 张兴红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