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潍坊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潍坊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广成与儿子王冰携手创作《抗战烽火英烈永存》剪纸作品,以非遗技艺为笔,以历史记忆为墨,再现烽火岁月。
王广成介绍《抗战烽火 英烈永存》剪纸作品。
剪纸作品《抗战烽火 英烈永存》高60厘米、宽82厘米,以红色为主色调,整体呈现旗帜飘扬的形状,富有庄重与热烈的氛围。作品左上角,一枚五角星内嵌着党徽图案,鲜明的标识瞬间将人拉回革命岁月。旗帜之上,“抗战烽火 英烈永存”几个字醒目有力,诉说着对那段历史与英烈的铭记。右上角,绽放的烟花似在庆祝胜利,也寄托着对和平的向往。老潍县城门与城墙的剪纸形象被定格在右侧中间位置,古朴厚重,似在诉说着往昔的烽火岁月。作品下方,一组战士形象栩栩如生,有的持枪冲锋,有的振臂高呼……生动再现了中华儿女在抗战中英勇无畏、奋勇杀敌的场景,将战火纷飞的紧张与壮烈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右侧偏下位置,一名系着红领巾的小女孩,庄重地行着少先队礼,代表着新一代对革命英烈的缅怀与致敬,也寓意着红色精神的传承。背景里,云朵、和平鸽等元素作为点缀,让画面更具层次感,整体通过多样元素的巧妙组合,传递出对历史的铭记和对英烈的缅怀之情。
今年71岁的王广成自幼受母亲影响爱上剪纸,传承至今,技艺日趋成熟。王广成的儿子王冰耳濡目染下,在剪纸领域展现出不凡的才能,如今剪纸技艺已有很深的造诣。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今年6月份,王广成和儿子特意创作了这幅作品,表达他们的爱国热情。为更好地完成作品,他们搜集素材,从中汲取精华,样稿几经修改,前后用了半月时间最终创作完成这幅剪纸作品。
剪纸作品完成恰逢暑假期间,为让青少年一代更好地了解那段激情燃烧的烽火岁月,王广成将作品带进非遗剪纸课堂,成为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
王广成在暑假非遗课堂上讲解《抗战烽火 英烈永存》剪纸作品。
课堂上,王广成没有单纯讲解剪纸技法,而是以作品为引,为孩子们逐一解读画面元素背后的抗战故事:从潍坊的抗战往事,到中华儿女的不屈抗争,再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孩子们一边学习剪纸技艺,一边聆听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不时举手提问,眼中满是震撼与敬佩。在王广成的指导下,孩子们还尝试创作简单的抗战主题作品,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我希望通过剪纸这门老手艺,让孩子们触摸历史、记住英雄,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王广成说,120余名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用心创作,更坚定了他通过非遗传承红色精神的决心。
下一步,王广成打算继续创作抗战题材的剪纸作品,以非遗技艺为桥梁,让抗战精神跨越时空,在更多的青少年心中种下“铭记历史、勤学报国”的种子,为潍坊的红色文化传承写下生动注脚。
新派融媒体记者:刘燕/文图
编辑:陈晓芳 张兴红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