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在潍坊临朐县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崮东社区崔册村,一株树龄逾600年的圆柏傲然挺立,它不仅见证着村庄的发展变迁,寄托着村民的美好祈愿,也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凝聚乡愁与信仰的图腾。日前,记者入村进行了探访。
出临朐县城向南30公里,弥河如一条玉带蜿蜒于群山之间,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便坐落在这片水网交织的青山秀水之中。沿河而行,一个个古朴的村落散落在山谷间,红瓦白墙时隐时现,宛如一幅水墨丹青,崔册村便是其中一处。
村子东临弥河清流,四周青峰环绕。记者踏访此地,但见村舍随地势起伏,一条条柏油路连接着家家户户。据传,这里自元朝立村,因先祖曾为官府催缴四乡钱粮、掌管册簿,乡民称呼村子常以“催册”代之,后演化为“崔册”。岁月更迭,人们生息繁衍,如今村里有约350户、1000多口人,村民多以种植粮食、果树为生,民风淳朴。
沿穿村而过的柏油路而行,一株苍劲的圆柏赫然映入眼帘。远远望去,主干向东倾斜,从南观之,宛若一朵巨大的蘑菇立于道旁,自北视之,树顶两根向外伸展的树枝恰似猫耳,与下方浑圆的树干相衬,宛如一只憨态可掬的“猫头”。近观其貌,合抱近两米的树干上岁月留痕,却丝毫不减其苍劲风骨。树干顶部红绸缠绕,与墨绿针叶相映成趣,那是村民们系上的美好祈愿。树上的保护牌显示,这株古树属一级古树,已守望村庄600余春秋。
“这棵树是什么时候栽的,村里已经没人能说得清,大家都把它当成村里的‘守护神’。”古树旁的小卖部店主段进凤抚摸着斑驳的树皮说。
在七旬老人何汉琴的记忆里,古柏旁曾有一座关帝庙,20世纪80年代,村庄进行统一规划,庙宇迁址,唯留古柏坚守原处。如今,这条连通石家河与九山镇的交通要道车流不息,但车辆行至古树前都会自觉减速绕行。
崮东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学民介绍,村民们自发组成护树队,为这棵古柏修建防护栏,旱时浇水,病时救治。
600余道年轮写就一部厚重的乡土史书,不仅镌刻着岁月沧桑,更承载着生生不息的乡土信仰。
新派融媒体记者:周晓晴/文图视频
编辑:冯淑杰 王洁钰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