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焊花四溅,建设者在钢筋水泥间穿行;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忙碌赶订单,勾勒出产业拔节生长的线条……初夏时节,行走在潍坊潍城,一幅幅干劲“满格”的产业发展图景跃然眼前。
今年以来,潍城区通过搭建平台、跟进服务、数字赋能、梯次培育等措施,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企业生产“进度条”不断刷新,全区工业经济加速释放发展新动能。
中昌重工新型材料项目建设现场
5月12日,记者走进中昌重工新型材料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十几台挖掘机、运输车等往来穿梭,各类机械轰鸣。“正在建设的新型合金陶瓷材料项目,是潍坊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预计今年6月份将建成投产,建成后年生产能力可达到1.2万吨。”山东中昌重工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于佃文介绍,项目建成后生产的融覆材料,具有更加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可有效提高相关设备使用寿命3至5年,降低综合成本10%以上。
企业增资扩产,展现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彰显着企业对当地营商环境与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在潍城区,一系列增资扩产类项目也成为驱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强引擎。
走进东方钢管新能源制造基地车间,各组机器紧密衔接、有序转动,新型防腐板材自动打包成卷下线。“这条生产线由我们自主研发,加工速度为每分钟45米,较传统产线效率提高50%。”车间主任王宾说,随着海上光伏项目钢管桩及海上桁架平台防腐技术方案的实行,企业成功研发并采用以功能型复合粉末涂层代替液体涂料,桁架及支架采用“锌铝镁镀层+复合涂层”的防腐技术,颠覆了传统的“成型后再除锈”的固有模式,解决了海洋重防腐的关键难题。目前已经接到浙江、上海等10余个省市的新能源产品订单,生产任务排到了下半年。
智迈德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园区(资料图片)
在智迈德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工厂内,同样是紧张忙碌的生产场景。工人们正在为河北省一家钢结构公司赶制一台智能装备。“这条生产线属于国际首创,较传统设备加工效率提高3倍,能节约30多个工人,彻底解决了钢结构件加工自动化控制、智能焊接、反应力变形、工序集成等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智迈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椿说。
以项目“含金量”提升产业“含新率”,潍城以“新”求变,以“质”谋远,在扩大有效投资上抓改革、见成效,今年将推进动力装备、智能农机、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升级,支持企业持续开展设备更新,一立动力等40个项目实施技改,技改投资增长10%左右。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提质”,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新培育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等4家以上,新创建市级以上“晨星工厂”、数转智改标杆等15家以上,新获评省级以上铸造奖项企业8家以上。
无论项目建设还是企业生产,“快”的背后,是“靶向破题、精准发力”的贴心服务保障。
亿佰通自动化装备产业园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2.5亿元,主要建设现代化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和仓储设施,产品涵盖轨道交通、油气钻探等领域,目前项目建设现场施工繁忙。“一号车间钢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二号钢构施工,计划今年八月竣工验收。”施工项目负责人陈杰说。
在这个项目建设前期,由于规划方案微调,导致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能及时颁发。了解这一情况后,潍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项目管家通过高效沟通及优化流程,为企业量身定制了分阶段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的最优方案,并现场指导企业完成系统申报,让施工单位提前一个月进场。
项目早一天建设、早一天投产,企业就能早一步赢得市场先机。据了解,为保障项目快速推进,潍城区拿出“硬核”举措,从资金、用地、审批等方面全力保障。自上而下,各个部门开展了“团体赛”“接力赛”。
潍城区各级各部门全力为企业保驾护航,定期举办书记恳谈会、银企对接会等活动,最大限度保障企业资金、用地、用工等需求。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今年已组织“我为企业找订单”“我帮企业组主场”等市区内专题对接活动8场,初步达成合作采购金额2.5亿元。同时,该区还组织助企法律服务团走进企业生产一线,进行“法治体检”,去年以来,分别就资金激励、技术支持等问题,开展了超过30场的专题讲座,解答政策咨询900余条,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500余条,为企业成功规避并化解法律风险545项。
新派融媒体记者:刘晓杰/文图
通讯员:刘超 齐天尚
编辑:陈晓芳 王洁钰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