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一代农业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在潍坊,一批“青”字辈新农人怀揣深情与憧憬,凭借创新思维、先进技术和坚定信念,书写着潍坊乡村振兴新篇章。新派客户端推出“强农先锋·爱潍有为新农人”系列主题报道,一同见证他们在广袤沃野大显身手,用青春力量让梦想照进现实,以“新质生产力”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的故事。
新派讯 作为80后新农人的杰出代表,杨建辉是潍坊昌邑市农业创新发展的先锋。他是昌邑市将全套电子化结算应用到市场结算的第一人、将水肥一体化应用到生姜种植的第一人、将大姜“品牌化”的第一人。他不断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创新与坚守相辉映,用自己的行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树立了一个生动案例。
为家乡大姜,逆“风”而行
数年前,杨建辉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拥有计算机和金融双学位,也曾是西部大开发第一批乌鲁木齐电信机房的高级工程师,但他还是回到了让他魂牵梦绕的这片土地上。
当看到乡亲们的大姜滞销时,他果断投身农业。这个决定在当时并不被家人理解,尤其是父母。杨建辉坚信自己的知识能为家乡农业带来改变。面对亲戚朋友的苦口婆心,他经过反复思考,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返乡创业。
凌晨三点的坚守 开启创业之路
创业艰难,可想而知。
直到现在,杨建辉仍早上三点就起床,处理工作。
杨建辉的农业征程,宛如一场波澜壮阔的冒险,其中不仅充满了技术创新的挑战,更承载着市场开拓的千辛万苦。2015年,杨建辉担任山东琨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晨曦微露的凌晨三四点,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杨建辉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谈起自己拓展市场的经历,他笑谈“有惊无险”,当自己的产品得到了好的反馈,推广的困难也不再能难得住他,他一鼓作气,拿下了17个省农批市场的订单。
忙碌是杨建辉工作的主旋律。电子化系统的升级维护他能应付得了,于是主动揽下这一项工作。他通过从网络找资源更新计算机知识系统,从农业展会上思考如何学以致用,更好地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杨建辉每年至少参加农交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博览会这4个展会。
经过三年不断地摸索,杨建辉的大姜批发市场先后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批市场建立了合作。杨建辉考虑到“品牌化”可以带来的竞争优势,比如认知度和美誉度高、差异化大,以昌邑生姜的发源地注册了品牌生姜——“南逄大姜”。随后,“南逄大姜”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随着口碑打响,销售额增加,杨建辉开始考虑学以致用——将计算机知识迁移到农产品结算上面。他打造了全套电子化结算系统替代人工系统,节省人力的同时也形成数据分析支撑。
电子化结算为大姜交易注入新活力
计算机知识与农产品结算的综合应用开始结出硕果。
2015年,经过潜心研究和拜访相关行业的专家,杨建辉将全套电子化结算系统投入到大姜批发市场。运来的产品需要经过进门、清洗、过磅、实时结算四个步骤才算交易完成。其中电子化程度最高的就是过磅和结算两个步骤。当货物需要过磅时,购买方需要刷信息卡再称量,杨建辉也考虑到防舞弊的重要性,磅前磅后各有一个摄像头,保证了货真价实。称量完毕,相应的过磅费由购买方账户直接打到市场账户,货物价款也由购买方账户打到对应农户账户,实现实时结算。
生姜交易市场于2002年开始筹建,专业做生姜批发。2016年,为推动市场转型升级,公司投入了1.28亿元,新建了更加智能的大姜批发交易市场。目前市场有40台洗姜机,去年销售生姜达20万吨,客户来自全国30个省份。
杨建辉在大姜交易市场旁边设立了大姜种植基地,运用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技术进行管理,精准施肥。2015年,媒体来到他的基地采访水肥一体化管理,他在办公室通过手机就能完成浇水施肥的操作。在150亩的基地,他投入60多万元购置电脑、土壤监测设备等,实现了高端电子化管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原本浇一亩地可能需要两个工人,现在十亩地可能只需一个工人,而且能精准施肥浇水,提高了生姜品质。来来往往进行大姜交易的农户可以直观看到大姜的生长情况,杨建辉也将相关技术和种植技巧无偿提供给周围农户。
从地头田间,走向深加工
昌邑大姜品质优良,纤维少、汁多、鲜辣度适中,是高端客户的青睐之选。杨建辉一边进行昌邑大姜的生活应用研究与品牌开发,一边进行大姜合作社及批发市场经营管理,一边精心经营着大姜种植基地,将其作为高品质生姜推广以及与科研院所合作的重要平台。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昌邑大姜种植实现了田间的大幅度增产丰收,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周边地区的姜种和种植技术多是从昌邑推广出去的。“昌邑生姜的种植有其独特之处,其种子类似土豆,属于块根,生姜放到次年2月,掰成小块催芽后可作为苗种。”杨建辉的介绍简单且实用。
田里丰收了,如何能进一步实现深加工?杨建辉的公司一方面继续运作成熟的市场,另一方面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昌邑大姜尤其适合做调料和加工品,女性用姜和花椒煮水泡脚可缓解痛经。”杨建辉介绍说,他们与山东大学、青岛大学等合作,研发姜脯、姜黄素、姜辣素、生姜蛋白酶、姜枣红糖茶等深加工产品。
“南逄大姜”成为耀眼的明星品牌
作为从计算机行业勇敢跨界而来的新农人,老农人对他的指引与帮助成为了关键因素。
老农人,在杨建辉眼里既是同事又是老师。老农人耐心地向杨建辉讲述着生姜种植的每一个细节,从选种时对生姜品种特性的考量,到育苗时的温度、湿度控制,每一个微妙的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幼苗的成长。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杨建辉。
杨建辉运用计算机技术所赋予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结合老农人的经验,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让每一滴水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在保证生姜生长需求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施肥环节,他引入减肥增效技术,利用科学的养分分析和精准的配方施肥方案,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保证了生姜的品质更上一层楼。
在老农人经验的滋养和杨建辉的新农人创新精神的驱动下,生姜的品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主推的“南逄大姜”成为了耀眼的明星品牌。
“南逄乡,作为昌邑生姜的发源地,赋予了这个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价值。”杨建辉介绍,自2006年品牌注册以来,“南逄大姜”在绿博会、农交会等各类展会上连续获奖,如同璀璨的明珠在众多农产品中脱颖而出。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新农人和老农人携手共进的成果,也是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体现。
政企携手,共铸荣光
杨建辉的跨界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幸运的是,潍坊市农业农村局和昌邑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提供的有力支持,不仅为他传授规模化运营和种植方面的知识,还精心组织参观学习和进修活动、展示活动。从农交会到进博会,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让杨建辉拥有了“走出去,引进来”的宝贵机遇。同时,政府各项补贴政策的支持也为他减轻了不少负担,让他可以更加专注于农业发展。在政企携手,双向奔赴中,在老农人带新农人的美好传承中,各方力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杨建辉是我市典型的新农人之一,山东琨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我市规模较大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该企业始终坚持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积极做大做优大姜特色产业,为昌邑大姜产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潍坊昌邑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了扶持新农人的企业做大做强,我们通过‘智联百校’活动,不断引进高端人才和企业开展沟通交流,引进先进技术,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24年11月1日,潍坊市迎来第五个“企业家日”,以城市之名致敬企业家、礼赞奋斗者。对于广大企业家而言,这不仅是一份尊重,更是这座城市对企业家的“最大诚意”,彰显出潍坊市委、市政府尊商重企、全力支持企业发展的鲜明态度。杨建辉,正是受邀参加“企业家日”的一员,他投身于家乡,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创新与坚守相辉映,用自己的行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树立了一个生动案例。他和众多优秀新农人一样,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蹚出了一条充满希望与生机、通往农业辉煌未来的康庄大道。
(王绪松 胡伟 王越 张苗)
文字、图片来源:潍坊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陈晓芳 孙锦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