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致敬身边榜样 建设更好潍坊 | 陆运泽:四十七载躬耕路 一颗梨枣富家园

2025-07-25 11:07

  新派讯 在潍坊昌邑市卜庄镇大陆村的梨枣园里,75岁的陆运泽步履沉稳地穿行在果树之间,他的身影早已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1978年,28岁的陆运泽成为大陆村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他向全村老少爷们郑重承诺:“我当这个村支书,首先带领大伙儿走上富裕路,让大家过上舒舒服服的日子。”47年光阴荏苒,这位老党员用行动践行了诺言,他将一个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的村庄,发展成挂满“全国文明村”等90多项荣誉的“明星村”。

  陆运泽(资料图)

  1998年,面对村庄的发展瓶颈,陆运泽带领村“两委”班子踏上求变之路,尝试着带领全村人养猪、养奶牛、养鱼、办企业,逐步壮大了村集体收入。在上级党委支持下,他又带领村干部到产业强村取经,最终决定引种陕西的梨枣。当时正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他果断集中流转土地500亩,动员村民在盐碱地引种梨枣。然而,起步之路困难重重:暖冬导致树干烂坏,间作作物效益不佳,梨枣丰收后又面临销路不畅。但陆运泽没有退缩,他带着村干部组成销售小组,亲自开拓市场,鼓励村民主动走出去。经过努力,大陆村的梨枣产业逐渐兴盛,建起了专业梨枣市场,连续举办梨枣节,最终让梨枣成为村民的“致富果”。
  随着村里梨枣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多亩,带动周边形成万余亩种植区,陆运泽意识到单打独斗的局限。他带领党支部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市场+农户”模式,提供“七统一”服务,将农户力量拧成一股绳。村集体投入300余万元,建成服务中心、交易市场和保鲜库,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使大陆村成为全国最大的梨枣生产基地。
  产业升级的脚步从未停歇。村里通过采取“村集体+农户”入股模式发展深加工,梨枣价格从每公斤1元,跃升至每公斤2.5到5元,附加值大幅提升,还创造了数十个就业岗位。大陆村创新打造的“上有梨枣、中种蔬菜、下养林蛙”立体农业模式,与投资20余万元建设的观光园、采摘区、高标准垂钓场相得益彰。先后举办五届“卜庄大陆梨枣节暨侨乡文化节”,助推梨枣产业实现年销售3万吨、产值1.8亿元的亮眼成绩。
  产业根基日益深厚,陆运泽将心力转向乡村善治。他创新实践“三动五化”治理模式:以“支部带动、产业驱动、四社联动”激发动能;用“党员管理项目化、村庄治理网格化、议事决策制度化、各类活动常态化、产业发展融合化”筑牢根基。党建引领下,大陆村多年保持“零上访”纪录,和谐安定成为村庄底色。梨枣的甘甜滋养着家园的蜕变:道路上绿树成阴,房前屋后繁花似锦,“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省级标准的幼儿园、市级标准的小学相继落成,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47年风雨兼程,75岁初心不改。有人问:当干部图啥?陆运泽的回答朴实而坚定:“图的是群众过上好日子。想当干部就不能与民争利,就得甘于吃亏,就得处处为老百姓着想。”他躬身田野的身影,已化作昌邑大地上动人的乡村振兴印记。

新派融媒体记者:唐子雯/文

编辑:陈晓芳 张兴红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