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新派观察 | 潍坊临朐:山河城乡同享“优教”——擦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临朐名片”

2025-07-24 11:28

  潍坊临朐是一个善于出经验、出成果的地方,不仅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成效显著,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方面也是屡创佳绩。

  在教育部近期发布的全国“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和“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中,全市只有2个县市区同时上榜这两份名单,临朐是其中之一,为该县再添两块“国字号”招牌。

  榜上有名,不仅代表了该县在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更折射出其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的跃迁。

  梳理其跃升之路,不难发现,从“普及”到“基本均衡”再到“优质均衡”,临朐走在了全市前列。尤其是作为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山区县,他们聚力强根基、优改革、促提升、惠民生,用一所所“高颜值”校园、一项项“高质量”改革,擦亮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临朐名片”。

  新华中学海岳校区(资料图片)


01



从焕“新”入手,实现“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最好的建筑是学校”,确保在家门口上“好”学校

  带有空调、智慧黑板、LED大屏照明灯的教室,特色鲜明的劳动、书法等专科教室,设备先进的实验室,设施齐全的食堂、室内运动馆、宿舍楼……这是新华中学海岳校区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7月4日,记者来到这个新建校区,已经完成期末考试的学子们,有的提前写起了暑假作业,有的与老师一起开展互动活动,充满活力的笑声不时从教室里传出。

  记者通过手机定位发现,新华中学海岳校区地处临朐县城主城区的东部,位于东城街道,周边区域是新崛起的产业发展高地,经济繁华、人口密集。

  “东城街道原先地处城郊,这几年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部分区域与主城区连在一起,聚集了大批企业,新建了多个住宅小区,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学位增加速度。”东城街道工作人员马慧说。

  马慧介绍,多年来,该街道只有文汇学校一所初中,虽然这几年不断加强学校建设,在校学生达到5000余人,但还是跟不上城市发展速度。

  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临朐把学校建设作为“一号民生工程”,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坚持把“最好的地块、最优的资源、最充足的资金”用在教育上,强化财政投入、持续顶格推进。

  特别是近5年,累计投入28.3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1所,新增学位2.67万个,兑现了“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最好的建筑是学校”的惠民之约,被评为山东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

  新华中学海岳校区就是新建学校之一,总投资1.98亿元,配套小学、幼儿园各一所,新增学位3750个,2023年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周边9个自然村、4个城市社区孩子的上学远、接送难等问题。

  “文汇学校离我们小区远,而且学位越来越紧张。有段时间,传闻我们小区的孩子要划分到南环路的一所学校去上学,距离更远了,大家都很担心。现在,有了新华中学海岳校区,从我们小区北门步行五六百米就到了,家长、孩子都高兴。”家住东城街道曾家洼新村小区的曾先生说。

  “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就与这个期盼息息相关。”临朐县委教育工委委员张兴栋表示,教育要向好,首在建设,该县以强化学校建设、加快校园焕新为契机,全力推进办学条件提档升级。

  目前,该县87处中小学全部实现塑胶操场、清洁厕所、标准校车、午餐午休、触控一体机教室五项教育惠民工程全覆盖。

  新华中学海岳校区师生开展互动活动。


02



用革“新”破局,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等差距,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学上”只是基本条件,“上好学”才是关键因子。

  临朐县委教育工委委员沈万柱形象地描述,“不论是在城市里还是农村,不论是发展快一点的地方还是慢一点的地方,全力让孩子们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校、接受好的教育。”

  这恰恰是缩小教育领域城乡、区域、校际、群体等方面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

  在群山环绕的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即将上初二的何雨萱对此体会深刻。虽然是石家河人,但她从小在别的乡镇上学,去年才回到了石家河上初中。

  “我们也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别的乡镇上学,离家远,接送还不方便,但为了让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只能作出取舍。去年,石家河学校并入临朐弥水学校教育集团,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升,我们就把孩子转回来了。”何雨萱的妈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一直是广大群众朴素的追求和愿望。

  临朐弥水学校教育集团石家河校区

  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该县以集团化办学为抓手,通过强带弱、优带新等方式,组建城乡义务教育集团27个、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8个,通过多元参与、资源共享、师生跨校区交流等措施,打破学校“壁垒”,让更多孩子有机会上“名校”,走出了一条“文化共育、教学互联、队伍互通、教研互助、考核一体”的办学新路子。

  推动石家河学校并入弥水学校,组建弥水学校教育集团石家河校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为了提升石家河校区教学质量,集团抽调了12名县级、市级教学能手到石家河校区任教,占到校区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石家河校区副校长聂纪元告诉记者,其中有9人是学科带头人,推动校区教学质量实现质的提升。

  据了解,除了交流教师、统一教程、共同教研等措施之外,弥水学校还组织石家河校区的初三学生自愿报名到本部学校上课,帮助学生体验更优质的教学环境,增强学习信心。

  “从去年冬季期末考试开始,我们校区的教学质量,在全县的排名就稳步提升,彻底摆脱了过去经常‘吊车尾’的局面。”聂纪元说,并入前,石家河每年都有四五十个孩子转学到外地去上学;并入后,不仅没有转出的,还有部分开始回流。

  同样得益于集团化办学,位于五井镇的八岐山小学被临朐第二实验小学接管后,第二实验小学选派8名科学、艺术等骨干教师到八岐山小学交流支教,带去了新理念、新资源、新设施。“我们开设了无人机社团,我也报名了。”一名八岐山小学四年级学生高兴地说。

  在新华中学海岳校区,执行校长李晓梅告诉记者,作为新华中学的分校,他们与本部学校实现了教学制度、资源、师资、教研、评价、理念“六统一”,让分校学生与本部学校学生享受着一样的教学资源。

  临朐弥水学校教育集团石家河校区学生在校餐厅吃午饭。


03



以培“新”支撑,构建全学段、链条式育人体系,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长”

  7月4日上午9时,临朐新华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室内做起了早操。该幼儿园园长王凤萍介绍,他们有两块室外场地,一块提供给小班到大班的孩子;另一块,则是一群2岁多的托幼班“小小孩”的天下。因为当天的气温高,就把孩子安排在室内做早操。

  “幼儿园过去只招收3至6岁的孩子。随着入园适龄幼儿的减少,我们充分利用园所闲置教室,开办托幼服务,满足群众婴幼儿照护需求。”王凤萍说。

  托幼问题牵动着千万家庭,围绕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临朐在全市率先探索托幼一体化服务,建成托育服务机构25处,其中社区嵌入式托育站21个、企业园区托育中心4处,推动婴幼儿教育保育服务流畅衔接。

  幼有所托、幼有善育,饱含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向往。近年来,临朐抓实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落实科学保教、待遇保障等21项措施,创建省示范幼儿园42处、省一类幼儿园43处,优质园占比达到94.44%。

  这只是该县锚定“全域优质均衡”教育目标的一个缩影。

  临朐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学认为,要想实现“全域优质均衡”教育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具个性、更富特色、更高质量的教育是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加快构建全学段、链条式高质量育人体系,全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长’。”张学说。

  在这一理念下,五井镇学区深入开展特色办学,近30个艺体社团百花齐放,让每年一次的“励志远足”“国产大飞机飞进校园”等创新实践活动,格外吸睛。

  五井镇学区教学楼

  在这一理念下,临朐全县创新“五育融合”发展路径,积极构建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阅读节“四节联动”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德体美劳合一“户外教育”模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国家级奖项18项。

  ……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再到“全域优质均衡”,临朐真抓实干、担当作为,让更多孩子走进了优质教育的课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条路越走越远。

新派融媒体记者:付生/文图

通讯员:李耀武 张浩

编辑:平小娜 王洁钰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

29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