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成熟季,“齐鲁天路”安丘段沿线的官庄、石埠子、辉渠、郚山硕果累累,一个个红的、黄的、圆的、扁的桃子挂满枝头,桃农们每天早起晚归,忙着摘桃、卖桃……春赏桃花夏摘果,从桃花灼灼到硕果累累,“中国蜜桃之乡”潍坊安丘“链”上聚能,激活特色资源;“桃”醉共富,唱响产业振兴强音。安丘东方桃海不仅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更是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潍坊安丘市充分挖掘天路经济内涵,沿线各镇结合自身优势,培育出了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石埠子樱桃”“辉渠小米”“柘山蜜薯”等特色产品声名远扬。而以官庄、辉渠、石埠子为核心的优质大桃示范区,更成了天路的“颜值担当”,让“中国蜜桃之乡”再创辉煌。
“齐鲁天路”安丘段沿线,大桃挂满枝头。
01
桃花海变致富园
天路沿线一道独特风景
在“齐鲁天路”的起始段安丘市官庄镇十字路村西“福海塔”一侧的桃园里,村民薛全一家正在摘桃。三轮车上一筐筐通红的大桃十分诱人,不时有过往的游客驻足购买。
“今年价格不错,3块钱一斤。摘桃也是力气活,多亏了儿子回来帮忙。”桃园的女主人李京爱介绍,这些年家里就是靠着种桃的收入供两个孩子上学,今年小儿子也已经大学毕业。
十字路村党支部书记李忠介绍,他们村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家家户户种桃,大桃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村里还建有大桃专业市场,方便桃农出售。近年来,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进“金霞早油蟠”等多个优质品种,开通线上直播助力销售,效益越来越好。
据了解,官庄镇围绕“一镇一品”发展特色产业,以天路为主线,打造万亩大桃产业发展带,今年春天新发展大桃种植3000亩,计划年内以十字路村、花家岭村为核心,打造万亩大桃种植基地,通过规模发展促特色产业振兴。
石埠子镇南郎庄村大桃市场,工作人员在装箱。
在石埠子镇南郎庄大桃市场,来自苏州的客商陈淼正在收购大桃,七八名妇女在桃堆前选级、装箱。“这些都是发南方高端市场的,半斤以上的大桃,收购价在3.5元到4元一斤。”陈淼介绍。
石埠子镇以南郎庄为主,周围有大大小小十几个大桃批发市场,桃农卖桃方便快捷。距离南郎庄不远的金菩村也有一个大桃市场。金菩村党支部书记周建武介绍,从6月初油桃上市开始,已经卖了一个多月的桃了,市场交易额在200万元以上。
石埠子镇孝德山庄生态农场第三届品桃会现场
02
科技引领全链条升级
擦亮安丘大桃“金字招牌”
7月14日,在石埠子镇孝德山庄生态农场第三届品桃会上,黄金蜜桃、奶油蟠桃等40多个品种的桃子让人眼界大开。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农技部门的专家教授和客商们品着色香味俱佳的各种桃子,赞不绝口。
孝德山庄生态农场负责人郝连云介绍,目前基地拥有红肉毛桃等217个特色品种,成熟上市时间自5月下旬开始持续到11月下旬。基地培育的“安蜜1号”斩获2024山东农技杯金奖。
石埠子镇锚定“桃经济”特色赛道,通过科技创新、规模化发展、农文旅融合,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甜蜜画卷”。该镇联合青岛农业大学、潍坊农科院等高校、科研机构成立蜜桃研究所,依托孝德山庄生态农场建成科技试验基地和种质资源库,攻关抗重茬栽培等关键技术,培育推广新品种,辐射带动千余村民参与优质桃苗繁育,以科技硬核支撑全链条升级,形成“产研销”闭环。
辉渠镇以“红冠”“迎秋蜜”等品种为主,共种植大桃15000余亩,主要分布在雹泉、峒峪一带十几个村,年产值超过1亿元。该镇通过扩大新品种培育,与潍坊歌尔农场有限公司共同实施辉渠大桃“二次复兴”工程,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共建高品质大桃育苗基地,着力打造国家级鲁中山区桃产业集群。
官庄镇以桃海人家生态农场为依托,与山东农业大学、潍坊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深度合作,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农户更新改良品种,科学搭配早、中、晚熟品种,有效拉长销售周期,实现鲜桃6月至10月持续供应。
郚山镇教子峪村种植户在卖桃。
03
品牌效应、农旅增值
构建现代化大桃产业新格局
为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辉渠镇按照“以花为媒、以节会友”的发展思路,连续高质量举办了14届桃花节,同时将桃花节融入特色美食、非遗文创等业态,同步开展山东省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等系列活动,拉动综合旅游消费过亿元。
位于“齐鲁天路”安丘段末端的郚山镇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成立镇级大桃专业合作社,整合黄崖头、马朗沟、鲁家哨、马家旺等23个村的优势资源,打破村域界限,实现大桃种植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合作社积极对接市场,与本地中百超市、农贸市场等多家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起畅通的销售渠道。今年,大桃产业已带动郚山镇182户种植户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以前各家各户分散种植,技术、销路都没保障,现在加入合作社,跟着统一标准种桃,省心又赚钱!”黄崖头村桃农张先生高兴地说。
安丘市通过“品桃会”“桃产业交流会”等平台强化品牌效应,持续擦亮“安丘蜜桃”金名片。同时做好延伸服务,“桃旅融合”新业态,打造科技研发、文旅体验、乡村振兴三位一体示范样板,激活生态旅游、观光采摘、农产品销售联动效应,实现大桃产业品质、规模、效益全面提升,构建现代化大桃产业新格局。
这条蜿蜒在青山绿水间的“天路”,不仅串联起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带,更通过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将地方特色资源转化为富民强镇的“金钥匙”,铺就一条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新派融媒体记者:王玉芳/文图
编辑:赵越 孙锦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