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历史建筑讲故事丨青石门守护百年烟火

2025-07-18 17:57

 

  新派讯 在潍坊青州市邵庄镇黄龙山北麓,由青石垒砌的东峪村静卧山下。古村北一座高耸的阁门楼,以近三百年的沧桑姿态,成为东峪村最醒目的历史坐标。7月10日,记者走进东峪村,探寻阁门楼背后的故事。

  “那时没有那么多工具,听老人们说,为建阁门楼,当时的工匠先打了拱洞形状的土堆,然后铺上草席,再垒上一块块石砖,一步步地将建筑的外形塑好。”站在青石铺就的台阶上,59岁的村民傅亮祥抚摸着门楼拱洞顶部的草席印痕向记者说道。阁门楼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一座两层阁式建筑,以巨石筑基,下层是三米高的拱形门洞,上层供奉着三尊神像,门洞右侧的《修墙垣记》石碑记录着修建墙垣的理由、出力修墙垣的人的姓名、石匠姓名及立碑年月等。

  据介绍,东峪村始建于明朝以前,傅氏先祖自冀州迁徙至此时,村庄三面环山却北面敞开。为防御匪患,村民集资修建了这座兼具防御与祭祀功能的北大门。“过去木门每天早晚开关,遇到土匪就紧闭,上面庙里香火不断。”傅亮祥说。

  虽是村中的地标建筑,但阁门楼的命运也随着时代浪潮而起伏。阁门楼一度荒废,直到20世纪90年代,村民自发捐资,阁门楼才重获新生。如今,每年阴历六月十一至十三日在阁门楼举办的庙会依然兴盛。

  “这些年村民陆续迁至北门外平坦地带重建新村,老村这边的烟火气也没有以前那么多了,但阁门楼一直是大家心里不能割舍的一部分。”傅亮祥望着空荡荡的石板路说,老人们每天聚在门楼下拉家常、打扑克,年轻人出村前总要在此驻足回望。

  自东峪村入选省级传统村落后,阁门楼成为重点保护对象,不少人专程来村中一睹阁门楼的风采。站在阁门楼顶远眺,黄龙山十几个山头连绵起伏,山脚下新居与古村隔路相望。

  骄阳下,阁门楼的飞檐剪影与山峦融为一体,它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每个到访者讲述着关于坚守、重生与希望的故事。 

新派融媒体记者:马宇琪/文图 杨小凡/视频

实习生:徐子惠 尹钰涵

编辑:韩佳 赵越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

1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