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四十余载艰苦创业,他带领张家官庄二村探索出一条“工业反哺农业、三产融合发展”的强村富民之路,先后荣获“全国重点模范村”“全国生态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精神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他就是潍坊高密市夏庄镇张家官庄二村党支部书记张宜宗。
张宜宗
“老二连,真是惨,几年不分一文钱,光棍儿成一连。”这是过去张家官庄二村的真实写照。土地贫瘠、经济落后,村民们连饭都吃不饱,村里很多青壮年都难以成家。张宜宗回忆说,从小在村里长大,贫穷落后的帽子一直戴着,真的是穷怕了。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他从内心深处想要摆脱贫困,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也正是这份决心,让他在面对困难时从未退缩。
改革开放之初,目睹先进村靠工业致富,张宜宗认识到,富民强村的根本在产业。创业维艰,首战缸瓦厂因资金、技术匮乏而失败。启动资金甚至来自个体户的借贷,这令张宜宗倍感压力。但张宜宗并未言弃,不断的外出考察,寻求合作。尽管条件艰苦,他凭着热忱与诚意,一次次登门拜访企业。
张宜宗(右二)外出考察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青岛玛钢厂成功落户,依托总部的设备、技术与本村的厂房、劳力,这次合作成为村庄经济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为村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此后,村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至此,张家官庄二村不仅积累了“第一桶金”,而且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实现从“集体共有”到“按股共有”、从“村民”到“股东”的身份转变。2014年,村庄成为“高密市最早分红的村”,首次将红利发到村民手中。十年来,人均分红从500元提升至800元,累计分红达467.6万元。
“集体有稳定收入,能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我觉着这个目标无止境。通过打造好基础,下一步就该发展村级二三产业。”秉持这一原则,张宜宗带领村“两委”班子聚焦二三产业,盘活土地资源,加大招商力度,先后流转土地1300余亩,吸引南洋、凯加等“国字号”龙头企业及孚日家纺等10家规上企业落户,还集聚百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超2万个,吸引周边1.5万名村民前来安居乐业。近五年,村里投资5000万元建设商贸市场、沿街商铺对外租赁,年增稳定收益320余万元。目前,已入驻全福元超市等220家商铺,汇聚流动摊贩100余家,涵盖百货、餐饮、服务等领域,形成集美食、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商业街。
张宜宗(左三)与“两委”班子研究村庄事务。
张宜宗常说:“我这个人就‘一根筋’,党叫干啥就干啥,这样就能当好党支部书记。”他深知,党支部书记的职责不仅在于带领村民致富,更要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他大力推进民生工程,投资4500万元建成了省级标准的中小学和幼儿园;还规划投资20亿元建设养老中心等项目,服务周边13个村庄、100余家企业以及4万多名职工。如今,村内90%的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到700万元,人均年收入3.5万元。
张宜宗以担当为笔,初心为墨,为乡村振兴写下动人篇章。他用奉献诠释使命,用实干赢得民心,让村庄旧貌换新颜。他的事迹如灯塔,照亮乡村发展之路,激励更多人投身其中,共筑乡村繁荣富强的明天。
新派融媒体记者:唐子雯/文图
编辑:聂臻臻 张兴红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