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问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答的立足点也是为了人民——这是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的生动注解。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连续第三年聚焦优化营商环境这一主题开展专题询问,推动解决更深层次问题,努力变“短期攻坚”为“长效治理”,变“问题清单”为“成果清单”。一系列沾泥土接地气的提问、一条条不遮不掩的暗访视频、一句句坦诚务实的整改承诺……询问现场,10个群众翘首以盼、企业急求有解的“考题”,组成一张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考卷”,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公安、司法、财政、市场监管、教育、城管、交通、商务、审批服务等市直部门负责同志“闭卷”答题。这场别开生面的“考问”,问出了思路、办法和举措,答出了决心、对策和承诺,回应了群众的期盼、市场主体的关切,让新时代“人大之问”的监督强音更加铿锵有力。
暗访视频首次亮相会议
“下面,请看暗访视频。”主持人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会场大屏幕上。
个体工商户办理营业执照提供房屋产权证明难、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建设滞后、外来经商和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难……有视频有真相,更具说服力。作为本次专题询问的亮点之一,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以暗访视频的形式,用可视化手段直观展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反映群众和市场主体要求改善营商环境的呼声,既让与会人员对优化营商环境的紧迫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到会应询的部门负责人深受震撼。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市人大常委会用心用力做好会前准备工作的付出与努力。
找准问题,是专题询问能否达到效果的关键。如何出好“答卷”,使问题既不陷入老生常谈的俗套,又不落入无关痛痒的窠臼?
会前两个月,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各委室全员参与、密切配合,紧锣密鼓地开展相关调研和准备工作。扩大搜集范围,按照“客观存在、事关大局、当下有解”标准,遍访重点产业链,走访商会协会和市直部门,定向征集优化营商环境专班、服务企业专班、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意见,发动群众、代表、市场主体甚至第三方机构“找茬”,梳理形成198条涉及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清单,从中筛选重点调研问题开展个案调研。各专门委员会分别成立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重点问题的基本情况、表现形式、是否具备解决条件等,形成调研报告。创新提问方式,把“暗访”作为询问的重头戏,组织市融媒体中心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基层、直奔现场收集资料、拍摄素材,历时一个月制作了3条暗访视频,用真实案例发问,将问题置于阳光下。结合暗访视频和调研情况,工作专班逐一研究,选定了具有代表性的10个问题,为组织开展专题询问打牢基础。
现场“问答”事求有解
专题询问,要问出问题症结,答出解决办法。
“询问人提问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应询人不汇报工作、不谈成绩,只回答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措施。”主持人简短有力的要求,拉开了专题询问会议的帷幕。
“我市在推行涉企柔性执法、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法治化环境方面有何打算?”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高培文现场开题、率先发问。
“我们在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中发现,个别执法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执法水平参差不齐,执法刚性有余柔性不足。”面对询问“首问”,市司法局局长张志强主动自曝其短,并围绕拓宽减罚免罚事项领域、完善处罚裁量基准、加大案件核查力度等即席“闭卷”答题。
金融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刘春强委员就如何提升国有担保机构担保能力,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提问。市财政局局长刘明表示,将整合政策资源、强化财金联动,提高政府性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信用评级、担保额度,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努力实现“企业有所需,担保有所应”。
……
近一个半小时的询问环节中,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真问、敢问,聚焦影响企业发展的短板弱项、民生事业中的盲点痛点连续发问,询到了关键要害,问出了群众所急所盼;应询的市中级人民法院和9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正视不足,找原因、谈打算、话举措,体现了坚定不移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责任与担当。
问答之间,问题根源更加明晰,解决对策愈发具体,专题询问真正成为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同题共答、双向奔赴的过程,进一步凝聚起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强大合力。
“这次专题询问,既是对相关工作的一次全面‘会诊’,也是我们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改进提升部门工作的重要契机。”市商务局局长郭永超表示,将深入开展“潍企潍品出海”系列活动,更好为企业纾困解难,全力支持企业“走出去”,以实际行动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更好潍坊”贡献商务力量。
协同联动以督促改
推动“问答”之后的整改落地见效,是专题询问的生命力所在。
为强化专题询问问题监督整改、跟踪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八措闭环、四督联动”,紧盯“筛、问、答、改、督、述、评、晒”8个环节,构建全链条监督闭环,积极推动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市委市政府“两办”督查贯通融合、整体联动,确保抓到底、见成效。
问题整改不是“一家之事”,需要方方面面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及时梳理整改措施和意见建议,形成问题清单,转交市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解决,限期反馈办理结果。对10个询问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通过听取专项报告、“回头看”视察、专题调研等方式,跟踪监督整改情况。10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将集中听取各相关部门单位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开展工作评议,晾晒整改成果。
问题就是导向,立行立改才能让群众满意。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升岩,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成涛现场表态,将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抓好询问涉及问题的整改落实,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让群众、企业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公开是最好的监督。整个专题询问过程,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会前主动向人民群众、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征集问题线索,会中组织邀请国家、省、市媒体深度报道,会后探索开设“整改在行动”融媒体专栏、引入第三方开展整改成效评估、组织“代表随手拍”活动等,以公开传导整改责任压力,以公开反映问题整改进展,汇聚攻坚破难的强大监督合力。
“我们要以专题询问为抓手,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优化营商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以学促干、紧抓不放,用更严作风、更实举措、更优服务不断提升便民利企水平,切实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努力为建设更好潍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高峰如是说。
新派融媒体记者:邵光耀 马宇琪/文
通讯员:高宁宁
编辑:陈晓芳 赵越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