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盛夏时节,走进潍坊诸城市百尺河镇容苑中药材种植基地,近100亩的白术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农户正穿梭其间施肥除草。“这片白术可是增收的‘金钥匙’,今年长势良好,有望再获丰收。”基地负责人台木森满脸笑容地说。
“夏季降雨较多,白术最怕被水泡,起垄就是给它建高床。”台木森蹲在田埂,手指垄沟解释道。为克服积水内涝影响,他依据白术根系特性,采用起垄种植,并完善田间排水系统。雨季时,雨水可顺垄沟流走,确保根系稳固在垄面上,有效避免烂根。
目前,近半米高的白术枝繁叶茂,地下根茎蓬勃生长。台木森算起增收账,按亩产4000斤计算,年产值可达240万元,扣除成本,收益近160万元。同时,基地每年雇佣工人600余人次,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将土地流转给基地后又成为“田间管家”的李维刚对记者说:“除了土地流转金,打工每天还能挣120元,这白术就是我们的‘金疙瘩’。”
据了解,百尺河镇中药文化历史悠久。史料记载,辖区白龙山享有“东方药都”的美誉。近年来,围绕叫响中药文化品牌,百尺河镇依托当地气候、土壤、交通等资源优势,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中药材现已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一剂“良方”。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发展金银花、白术、何首乌等中药材2200余亩,建设中药材基地5个,带动100余户农户参与。
“下步,百尺河镇将进一步拓展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强化技术指导、拓宽合作路径、延伸产业链条,不仅要让中药香飘满镇,更要让特色农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百尺河镇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新派融媒体记者:窦浩智/文图
通讯员:孙晓君
编辑:韩佳 张兴红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