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我家门前那条河·白浪河篇① | 白浪河水映古今 几多故事说不尽

2025-07-09 07:08

  编者按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潍坊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每条河流都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怀。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为唤起市民对河流生态保护的关注,展现潍坊“水城共生”的独特魅力,打造潍坊人宜居、外地人宜游的城市环境,潍坊市融媒体中心即日起开设“我家门前那条河”栏目,以潍坊全域河流为纽带,通过多元视角记录河流变迁、讲述人与河的故事,挖掘生态、文化、乡愁三重价值,展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新派讯 城因水而兴,水因城而活。悠悠白浪河,作为潍坊的母亲河,宛如一条铺展在大地上的绸缎,自昌乐县的打鼓山起源,蜿蜒穿城而过,最终汇入渤海怀抱。这一泓碧水,就像一颗被时光精心雕琢的明珠,见证着潍坊城市沧桑巨变。河水滔滔,奔流不息,在一朵朵浪花和一片片涟漪中,藏着诸多动人传说和故事,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散发着让人难以抗拒的自然和人文魅力。

  白浪河城区段碧波荡漾、风景秀美。

关于白浪河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

  据《昌乐县续志》载:“白浪河发源于打鼓山前孟家峪庄东。涧深十余丈,众泉涓涓合流而出焉,曲折东流。”

  走进昌乐县鄌郚镇孟家峪村,红砖瓦房掩映在绿树之间,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在村庄东北侧有一口古井,正是传说中的白浪河之源。

  昌乐县鄌郚镇孟家峪村的古井是传说中的白浪河之源。

  今年80岁的村民王世顺家的老宅就位于这口古井一侧。在他印象中,这口古井实际上是一口泉眼,清水汩汩外流,日夜不息,沿坡而下,形成了一条小溪,并逐渐演变成白浪河碧波奔流的河道。

  关于白浪河,村里流传着多个版本的传说。王世顺讲述了自己听村里老人讲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村里有一位孟姓老人,通晓古今,善看风水。他去世后,儿女们遵从他的遗言,抬着他的棺木绕村边的打鼓山转,转着转着,绳子断了。儿子们就在绳断之处往下挖坑,开挖不久,遇到一块青石板,再挖不动,于是就想把棺木浅葬。女儿孝顺,见墓坑太浅,哭泣不起,请求把父亲深葬。儿子们拗不过,只好继续往下挖,不想把青石板挖破,一只白狼从洞中冲出,往东南方向而去,随着白狼身后涌出的是一股清澈的水流,沿着白狼的足迹蜿蜒而去。白狼越跑越远,水流也越来越大,渐渐流成了一条大河。于是人们就给它取名叫“白狼河”。因为“狼”与“浪”谐音,后来慢慢就叫成了“白浪河”。

  昌乐县鄌郚镇孟家峪村白浪河的源头。

穿城而过,形成一条繁华商业带

  潍坊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白浪河自南向北穿城而过,并逐渐形成一条繁华商业带。

  自明清时起,白浪河今胜利街至福寿街段的河道中,枯水期形成大面积滩涂,逐步演变成规模宏大的集市,集市上摩肩接踵、盛况空前。清乾隆年间郑板桥有诗为证:“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

  20世纪30年代,由于水陆交通便利,朝阳桥(今东风桥)以南的白浪河西岸(南坝崖街)把全国尤其是沪、津地区的商贸吸引过来,这里商铺比肩而立,货物种类齐全,贸易非常发达,酒楼、歌舞厅、布店、绸缎店、染料店、绣货店、食品店、肉食店、百货店、饭店、旅馆、浴池等应有尽有,逐渐变成了商贸中心,当时被称为“潍县的小外滩”。朝阳桥以北则形成了以贩卖木器、铁器、牲口等商品的集市,同样繁华热闹。

  于家干正在翻阅白浪河相关书籍。

  今年80岁的潍坊文史作家于家干自小就生活在白浪河边,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白浪河的情况至今记忆犹新:“白浪河设置了多个取水点,每天天不亮,时人就要到河边挑取饮用水,侧面证明白浪河无愧是潍坊的母亲河。”

  1954年,白浪河西岸建成宽阔的和平路,成为当时市中心第一条南北大通道,也是第一条滨水景观大道。新华书店、医药公司、人民照相馆、食品公司、百货大楼等相继建成,白浪河沿岸成为城区最繁华的区域。

  时至今日,这片区域依旧是潍坊城区最具活力、商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关于河道治理留下诸多传说

  白浪河一方面方便两岸饮水、灌溉,水运带来发达的商贸,带动渔业发展;一方面又以无情的汹涌洪水将两岸富饶之地淹没。因此,历代河道治理均为当局的一件大事,并留下了诸多传说。

  很多潍坊人都知道白浪河铁牛的故事,它是潍县的一个镇水古物。据《【乾隆】潍县志》载:“铁牛在城东南文昌阁下,卧白浪河西岸。”据传铁牛有灵性,每当洪水涨到它的口部,它就发出强烈的叫声,一边提醒人们洪水来了,一边镇住洪水,使水位下降。如今,在民生街白浪河桥以南河中还有一座铁牛雕塑,虽是后人仿制,却寄托着市民对白浪河风调雨顺的美好希冀。

  民生街白浪河桥以南河中的铁牛雕塑。

  于家干还动情讲述了“潍县苏堤”的故事。据传,白浪河原城区段是通过东关的下河街往北直流而下。不知何时、何故,河流改道,从现在的民生街白浪河桥往西北方向流去,拐了一个大弯,主流直冲城墙,时人在墙外修筑了河坝,将河水阻于城外。

  据记载,这段河坝自明万历十五年起,由知县张问达用石灰三合土筑之,长里许。后明代知县郭增光和清代知县李景隆先后对此河坝进行巩固修筑。这条河坝就如同闻名遐迩的西湖苏堤,是一代代官员体恤民情、勤政爱民的象征。时人徜徉坝上,观古城,望流水,杨柳夹堤,无不心旷神怡。

  于家干介绍,2007年白浪河改造时,尘封多年的“潍县苏堤”底部被挖出,依旧十分坚硬,引得市民纷纷过来观望。象征着治河护民政绩的“潍县苏堤”应当被后人记住,以凭吊先人,启迪来者。

社会各界向市人民公园捐赠花木

  如今的白浪河景区,处处都是风景。但回溯至20世纪50年代初,关于白浪河最大的新闻,无疑是市人民公园的建设,这也是白浪河沿线建设的首座大型公共设施。

  市人民公园的位置东临白浪河,西临青年路,南临健康街,北到当时规划中的工人俱乐部。

  市人民公园基本建成后,市政府号召相关单位和个人向公园捐赠花木。资料显示,市政府将其北院后花园中一株倒垂槐、两株大芭蕉、两盆高达两米的蒲葵、一株百年粉花石榴树以及南院的两株红梅和两株蜡梅捐出,电厂捐出了坊子办公楼前的两株雪松,广文中学捐了一株加拿大枫,人民医院捐了一株美国红枫,青年中学捐了两株青桐,新华中学捐了一棵一米多高的大牡丹。此外,不少市民向公园捐赠了名贵苗木、花卉……可以说,市人民公园“人民”之名,丝毫不虚。

  北辰绿洲湿地公园

  此后,历经多次河道整治工程和景观开发工程,白浪河陆续建起白浪绿洲湿地公园、北辰绿洲湿地公园、白浪河景区等融自然景观、休闲旅游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景观胜地,沿途铺展着“如诗似画,碧水绿妆”的迷人景致,精心勾勒出独一无二的城市风景带。

策划统筹:高文 齐英华

新派融媒体记者:赵春晖 周晓晴/文图

肖雪/视频

编辑:平小娜 张兴红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

30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