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潍坊青州,捷报频传。在省工信厅公布的2025年度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建设试点名单中,青州市46家企业入选,认定数量居潍坊市首位;在《2025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青州市工程机械特色产业集群成功上榜。
作为老牌工业城市,如何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育先机开新局,塑造新优势?青州市从“特色”上做文章,一边锻造18条韧性与活力十足的产业链,稳税收、促就业,让青州成为安居兴业之地;一边做大做强文化旅游、现代花卉、医养健康、商贸物流、中医药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厚植产业根基、推动新质生产力裂变扩容。
整合优势资源,培育新兴业态,一批特色产业乘势壮大,显示出强劲势头,“千年古城”跃升“产业新城”。
青州泓德物流创业园
01
重构“发展逻辑”
传统产业“焕新”
青山绿水间,掩映着一座座现代化仓储基地、一片片高标准物流园区。它们汇聚成青州经济的澎湃动能,也辉映着青州经济的质量成色。
走进公铁物流园,商品车物流分拨基地和农资商贸物流中心里车辆络绎不绝,集商品车、农资等大宗物资商贸物流于一体,与工业、农业联动发展,这是青州市打造的面向全国的公铁物流园。
为产业发展插上物流“翅膀”,物流基地的进驻率和产业规模不断提升,释放了物流产业集聚效应。“我们来青州后,企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光物流成本这一项每年就能节省上百万元,而且物流的便捷性也让产品能快速运输到全国各地。”山东百农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克介绍。
重构发展逻辑,跳出就制造业发展制造业的思维,青州市拉长物流业优势,依托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招引、培强重点物流企业,将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物流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推动物流产业上档升级,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进一步提升“青州物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前,青州已建成运营大型物流园区企业10余家,物流企业850余家,其中国家A级物流企业7家,是全国唯一的中储物流和中外运物流2家国字号物流企业并存的县级市。“齐鲁号”国际班列常态化开行,覆盖19个国家60个城市。
山东港天物流有限公司海铁班列业务工作场景
02
超前布局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2025)》显示,中国康养产业正迎来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爆发期,年增长率约9%,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十万亿元。
医疗康养产业已然成为新风口,近年来,青州市超前布局,构建起了“普惠服务有保障、高端服务可供给、个性服务能满足”的多层次医养结合体系,塑成医养健康产业新优势,2024年青州市创建为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市”。
青州市福智万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以打造涵盖“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养老”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青州市着重探索各级医疗机构医养结合特色服务模式。
创新开展智慧化医养应用试点,依托青州市福智万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居家社区医养服务试点,中心研发运行智慧养老系统,实现“平台+终端+服务”的集成服务,平台嵌入智能设备可对老年人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同时提供线上、线下专线医养服务。为全面拓宽服务范围,围绕衣、食、住、行、医等5个层面发力,合成订单、精准出“餐”,通过将消费与医养服务结合为一体,为居民提供医养结合、食住融合的人性化综合服务,为我市智慧居家社区医养服务提供示范样板。
不仅是康养医疗产业,青州市瞄准建设中医药强市目标,全力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山东省“揭榜挂帅”改革项目,着力构建全域一体、产业融合、全产业链发展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新体系,打造“青州中医药”品牌。
立足优势教育资源,青州市推进“校地合作”,深化“校企合作”,鼓励尧王制药、博康中药等企业进行校园招聘,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间的技术合作,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促进先进技术向地方企业转化。用好中药资源,推动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青州山楂”“青州全蝎”入选道地药材“鲁十味”,山水山楂、丹参两处种植园区入选省生态种植园区培育单位。
集中优势资源,搭建中医药产业平台,持续“延链、强链、补链”,青州市按照“种产研学销一体,药医养食游统筹发展”的思路,依托山水康旅集团、山东博康中药等公司,建设省重大项目山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
壮大新兴产业,犹如“长坡厚雪”,更是一场“静水流深”的变革,超前布局的青州,在医疗康养、中医药产业的先发优势日益凸显。
山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
03
因地制宜
厚植独具辨识度的特色产业
作为青州的特色产业,花卉产业已有40多年的历史,青州市成为全国重要的蝴蝶兰、仙客来、多肉等花卉的生产基地之一,草花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蝴蝶兰产销量占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二,是全国最大的盆花生产中心。
发展花卉产业,青州有战略定力。特别是在占据销售六成以上的集体采购几乎消失时,青州市果断提出实施“科技兴花”工程,以市场需求为生产要求,关注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从“种花人”转向“育种人”,实现由单纯种植向种苗研发转型的跨越。
亚泰花卉的主播正在直播间直播。
面对销售新模式,青州积极拥抱电商平台,建立中国青州花卉直播电商产业园、中国青州花卉大数据平台、中国青州花卉交易中心三大平台。目前,青州市85%以上生产经销业户已开通直播电商。花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温室建造、物流、包装、纸箱、水草、组合盆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了千亿级产业集群。
一朵小花,“开出”千亿级大产业。当前的青州花卉产业已经成长为“十家亿级领军企业、百家产业龙头企业、千家农业合作社、万户农民增收致富”雁阵型发展模式,集群优势愈加凸显,探索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供销数字链接、政企农高效协作”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全市花卉专业村136个、花卉电商670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
锦绣兰业的工人在花卉大棚里劳作。
坐拥满城繁花,青州立足全域大景区,向世界递出文旅“青州名片”。坚定不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产业城市化融入、城市景区化经营、景区产业化提升”的“产景城”融合思路,拉开“主城区文旅消费集聚区、西南山区生态康养度假区、东部现代花卉展销区、北部农耕文化体验区”发展框架,培育30余条“文旅+”融合示范带,打造青州古城、青州不夜城等2处文旅游消费集聚区。获评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年接待游客1076.5万人次,以16家3A级以上景区品牌以及15个文化创意品牌为基础打造品牌“雁阵”,城市建设品质持续提升,文旅实现深度融合,向世界递出“千年古城·信美青州”城市名片。
注重打好“特色牌”和“区域牌”,青州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建设具有青州特色、竞争力更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座“产业新城”加速崛起。
策划统筹:高文 孟祥风
新派融媒体记者:石莹/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辑:平小娜 赵越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