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我爷爷和父亲都是养蜂人,到我是第三代了。”今年40岁的李文是山东康宝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宝蜂业)总经理,他用十几年的坚守与创新,深耕蜂业技术,探索出“联合社+合作社+农户”的融合发展模式,带动乡亲致富,走出一条产业发展新路。
李文查看蜜蜂生长和酿蜜情况。
3月24日上午,在潍坊临朐县沂山风景区上寺院村的康宝蜂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几百个蜂箱整齐排开,头戴防蜂帽的养蜂人李文弯下腰,娴熟地打开蜂箱盖,取出巢脾。每到采蜜季节,李文都要将蜂箱挨个检查一遍,仔细查看蜜蜂生长和酿蜜情况,及时将成熟的蜂蜜取出。
“我出生在蜂场,出生100天就被父母带着去全国各地养蜂,从小看着家里人养蜂,自己也对蜜蜂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李文说,沂山环境好,景色宜人,采出的蜂蜜质量特别好。“蜜蜂娇贵,得用心‘伺候’,这是个细致活。”看着身边的蜜蜂成群飞舞,李文感觉自己和它们一样,忙碌却甜蜜着。
蜂场的蜂箱整齐排开。
2008年,李文大学毕业后,回到自己家的企业康宝蜂业上班。养蜂的日子里,他认真观察、用心养蜂,练就了一套“蜜蜂语言”破译本领——可以通过蜂箱门口蜜蜂飞行姿态、活动状况和蜜源植物的开花情况判断出蜜源情况。如果蜜蜂飞起来肚子下沉了,代表蜜囊装满了,回来的蜂如果有八成是这样的,说明外面的蜜源很丰富。“养蜂技艺是一门涉及面广且系统性、知识性、实践性强而较难掌握的技术。”李文说,为了掌握养蜂技巧,他苦学养蜂知识,经常邀请养蜂专家到蜂场指导。
科技赋能,打造蜂业全链条发展。2020年,李文正式接管企业。“要想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转型。”李文说。他带领团队研发并推广了蜂群快速春繁、蜂病防控、蜜蜂授粉技术规程等多项核心技术,覆盖潍坊及周边地区500户蜂农、4万群蜂群,带动蜂产品总产量提升。为进一步提升附加值,他牵头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开发蜂胶软胶囊、蜂王浆冻干粉片、雄蜂蛹胶囊等深加工产品,使原辅料附加值提高80%—200%,合作社蜂农年均增收3万元—5万元,整体增收规模达600万元。
李文展示企业加工的蜂产品。
如何能带动更多的农户富起来,是李文一直在不断思考的问题。他通过“联合社+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县域内54家蜂业合作社资源,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体系。2024年,临朐县蜂产品产量达8800吨,产值突破3亿元,其中,康宝蜂业贡献显著。李文还创新社会化服务,与果品合作社“联姻”,为樱桃、苹果等作物提供蜜蜂授粉服务,仅大棚樱桃授粉面积便达4.2万亩,实现增产效益3.8亿元,蜂农每户年均增收2万元。
“小蜜蜂”成就大产业。“今后,我们会进一步拓展蜂产品深加工领域,借助电商拓展销售渠道,并推动蜜蜂授粉技术向更多经济作物覆盖。”李文表示,他会加大养蜂技术培训,带动更多人加入这份“甜蜜事业”中。
新派融媒体记者:刘晓杰/文图
编辑:赵越 王洁钰 贾春毅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