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山东潍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系统构建轻负优质的高质量教育生态

2025-03-18 11:15

新派讯 近年来,潍坊市紧紧围绕“全省率先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市”总目标,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育人为本、改革攻坚、服务发展、教育治理“四个要素”,全力打造基础教育名城、职业教育高地、高等教育强市“三张品牌”,加快推进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迈进。省对市教育履职评价连续5年获评“优秀”等次,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聚焦立德树人,深化育人方式改革

潍坊始终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为每一位孩子找到适合的成长道路。去年上半年,一场以传递“榜样的力量”为主题的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在高密市举行。“用双手撑起梦想”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刘凯旋,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志愿服务超1000个小时的王玺媛等5名青年学生,现场讲述报效祖国、自立自强的青春奋斗故事,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呈现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

“通过大中小学一体化、校家社一体化、党团队一体化思政育人,让思政课有血有肉、有形有魂,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切实达到了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潍坊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霞说。

在做好课程育人这篇“文章”的同时,潍坊市还注重结合实践育人落实学生素养培育。常态化开展青少年科普报告百校行活动,举办近千场科普报告,邀请科学家走进校园,引导学生树立投身建设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引导,以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为落脚点,广泛开展科学调查体验及科学影像节活动,每年50余万名学生参与,覆盖90%以上的中小学校。连续13年开展各类实验操作比赛、科学家精神主题创作等活动超2万场次,惠及全市120余万名中小学生。

作为山东省唯一的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验区,潍坊市一体化、贯通式设计,建成潍坊教育云平台、大数据中心,出台《潍坊市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方案(2023-2025)》,开展校长数字化领导力提升工程、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程,建成市级智慧校园538所、示范校73所,1578个“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了与城市孩子同样优质的教育。

以人民为中心,深化办学模式改革

“刚搬来时,我们最担心的是孩子入园问题。”近日,潍坊临朐实验幼教集团顺河幼儿园家长马慧告诉记者——这也是很多周边小区居民关心的问题。

“没想到,小区里早就建成了高标准的配套幼儿园。教室整洁明亮,触控一体机、钢琴等教具玩具一应俱全,厨房干净卫生、餐点营养健康,户外也有沙池、大型体能游戏区,老师们既亲切又热情,孩子入园后每天都很开心”。马慧高兴地说。

潍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近年来,潍坊紧盯常住人口变化趋势和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以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为抓手,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推行镇村一体化管理、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44%,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8.43%,优质园占比提升至78%。6个县市区入选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以“双减”政策落实为抓手,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建成教育集团联盟和结对帮扶共同体298个,实现城乡、区域、校级共同提升。

作为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省市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潍坊着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城融创,依托产业聚集区成立1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围绕服务全市“9+3+N”产业链成立29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全省率先推出“职教高考班”试点,创新“山海”“山化”“豪迈”三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全国职业院校混合制办学贡献“潍坊方案”。潍坊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的金牌总数持续位居全省首位。

聚焦自主办学,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潍坊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为重点,着力构建“党委全面领导、部门依法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各方共同推进”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校务委员会、学校理事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等‘四会’,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进实施学校章程,建立起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一校一章程、依章程、依法自主办学局面全面形成。”王霞说。

潍坊在全国率先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统一摘掉了校长们的“官帽”,建立起校长公开遴选、职级评定、考核评价、绩效薪酬、后备人才、交流轮岗、监督退出等一整套完备的、上下贯通的制度体系,将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纳入依法自主办学的轨道,构建了“专家办学、专家治校”的生动格局。

同时,潍坊把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发展全过程,构建日常浸润、项目赋能、平台支撑的教师发展良好生态。持续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加快补齐教师队伍建设短板,强化高素质教师培养供给。为更大限度地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区域师资结构优化、配置均衡、流动顺畅,潍坊积极推进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创新,探索推行“市域一体化”教育人才管理新体制,着力打造市与县、城与乡教师资源“双循环”大格局。

聚焦优先发展,深化保障机制改革

潍坊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引导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将发展要素优先投向教育。市县两级全部建立党委教育工委、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抓党建、抓投入、抓人才、抓改革”述职评议,党政领导班子以及主要负责同志述职报告要将教育作为必述内容,包含树立科学教育政绩观、优先发展教育、调研解决教育问题、为教育办实事、教育经费保障等相关内容。

在全国率先开展“督政、督学、评估监测”的探索和实践,“一县一方案”发布党委政府履行教育发展职责清单,引导党委政府科学履行教育职责。当地还将教育发展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党委巡查、政府审计监督内容,并重点对教育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通报、约谈和问责。

更让县市区深感责任重大的是潍坊市委、市政府每年度对县市区的教育履职通报制度,每年潍坊市两会期间,各县市区教育发展任务的落实情况都会在当地党报《潍坊日报》刊登,每个县市区教育投入情况、重点发展任务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显性”指标明明白白亮给全市人民。

下步,潍坊教育系统锚定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总目标,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育人为本、改革攻坚、服务发展、教育治理“四个要素”,全力打造基础教育名城、职业教育高地、高等教育强市“三张品牌”,加快推进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迈进,奋力写好教育强国建设的“潍坊答卷”。

通讯员:田庚 张同强

图片为资料图

编辑:韩佳 冯媛媛 李敬友

一审:姜健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留个言再走呗...

2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