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赓续民族文脉艺萃,剪出潍坊古韵今风。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寥寥数剪,一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便跃然纸上。近年来,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昌邑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徐小玲大胆尝试,将时尚元素融入传统剪纸技艺中,探索出剪纸服饰、剪纸油伞、剪纸提包等剪纸衍生品,把剪纸这项非遗“剪”出新花样。
徐小玲
一次出差经历
让她与剪纸结缘
3月12日,记者走进徐小玲位于潍坊昌邑的剪纸工作室,满目皆是喜庆的中国红,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和剪纸油伞、剪纸提包等衍生品,无不彰显出作者对剪纸的热爱与执着。
62岁的徐小玲坐在工作台前,手握一把剪刀,在红纸上“舞动”,动作娴熟流畅,不过几分钟的时间,一个漂亮的立体蝴蝶剪纸作品就完成了。
徐小玲自幼喜爱美术,7岁开始学习绘画,曾在昌邑一家服装厂从事服装设计和织布设计工作。那时,徐小玲每天忙碌于车间和家庭之间,生活平淡而规律,一次偶然的出差让她从此与剪纸结缘。去青岛出差的徐小玲,在入住酒店的大堂被一幅剪纸作品深深吸引。“当时觉得特别震撼,原来剪纸还能这么美!”回到家后,徐小玲迫不及待地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剪纸,常常一剪就是几个小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小玲的剪纸技艺逐渐提高。她鼓起勇气报名参加剪纸比赛,意外获得了二等奖。这给了她极大的信心,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学习剪纸的决心。
2000年,徐小玲师从著名剪纸艺术家孙立峰,刻苦学习剪纸技艺,作品先后在全国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徐小玲工作室摆放着的精美剪纸作品
将传统与时尚结合
创作多样化剪纸衍生品
随着对剪纸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徐小玲开始尝试创作更具个人风格的作品,并逐渐在剪纸界崭露头角。2018年开始,徐小玲不断带着自己的剪纸作品走出国门,前往韩国、日本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国剪纸艺术的魅力,赢得高度赞誉。2019年,徐小玲成为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昌邑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为更好传承剪纸技艺,她将剪纸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并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创作个性化剪纸作品。作为“五老”志愿者,她经常参与“五进”活动,开设公益课堂。“由于经常在学校举办剪纸活动,好多小朋友都认识我,有时候走在街上,他们还会亲切地和我打招呼。”徐小玲说,看到孩子们对剪纸感兴趣,她特别开心。
2020年创立工作室以来,徐小玲开始用植绒布等材料,结合剪纸技艺与时尚元素,制作剪纸服饰、剪纸手提包、剪纸耳环等剪纸衍生品。
徐小玲创作的剪纸服饰
2024年初,一袭五米长的剪纸汉服红衣在泰国曼谷惊艳亮相,吸引了无数当地人的目光。这件汉服的设计者正是徐小玲。同年10月17日至22日,由昌邑市旗袍文化协会组成的旗袍展示代表团赴韩国参加2024韩国骊州五谷渡口节中韩文化交流艺术庆典,模特们身着旗袍和剪纸服饰进行展示,现场的外国观众纷纷赞叹中国剪纸的细致精美,其中的40余件剪纸服饰全部出自徐小玲和她的学员之手。
从一名普通工人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小玲用一把剪刀剪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也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剪纸是一门手艺,也是文化的传承。今后,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剪纸艺术走进千家万户,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为剪纸的传承和发展增添青春力量。”徐小玲说。
新派融媒体记者:马宇琪/文图 宋寿爽/视频
编辑:王洁钰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中伟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