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红瘦,意思是绿叶茂盛、花渐凋谢。这个成语不仅描绘大自然的节气变化,还蕴含着对青春易逝、美好时光短暂的些许感慨。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可谓尽人皆知。成语“绿肥红瘦”就化自这一名篇。
这首小令只有短短33个字,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和情致。词人因惜花而痛饮,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中国红学专家、古典文学专家周汝昌曾评价:一篇小令,才共六句,好似一幅图画,并且还有对话,还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可能是现代的电影艺术的条件才能胜任的一种“镜头”表现法,然而它却实实在在是九百年前的一位女词人自“编”自“演”的作品,不谓之奇迹,又将谓之何哉?
潍坊青州范公亭公园内的李清照纪念祠
李清照在青州(今潍坊青州市)生活了十余年。“归来堂”里,留下了“易安居士”和丈夫赵明诚(今潍坊诸城市人)数不清的生活印记。李清照笔下的暮春,带着一分醉意,宿醉酒醒后的“绿肥红瘦”里,是她对春的眷恋和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有人说这是李清照16岁尚未出阁时所作,也有人认为是李清照新婚燕尔、与赵明诚居于汴京时所作,还有人考证这是李清照和赵明诚居于青州时所作。
李清照纪念祠内的雕像 姜钰莹 摄
要把九百多年前的事说清楚,确非易事。史载,李清照是1101年嫁给赵明诚的。而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这一个“前后”,生出诸多可能。
可以确定的是,九百多年前的那个春夏之交的夜晚,李清照又醉了一场,以至于“浓睡不消残酒”。像1076年的那个中秋夜,苏东坡在密州(今潍坊诸城市)超然台上“欢饮达旦”后,写下“千古第一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样,李清照也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一个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在密州,一个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在青州,时间相隔不过二十余年,距离相隔不过三百余里,但都留下了光耀历史长河的词中佳作。潍坊,何其幸哉!
4月19日,第一届李清照诗词文化周在潍坊青州范公亭公园门前广场启幕。
前几天,蒙曼教授来到潍坊青州参加第一届李清照诗词文化周。在讲座中,她笑言青州有“三宝”:青州名、青州笑、李清照。作为一名潍坊人,我深以为然,也深以为傲。
新派融媒体记者:李敬友/文
马宇琪 窦浩智/图
署名除外
编辑:赵越 张兴红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