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村村有好戏 | 买全县卖全国,潍坊寿光小黄瓜长成大产业

2025-04-30 14:56

  新派讯 30多年前,第一批黄瓜收获,其不菲的价格让村民看到了致富新希望,于是,村里便开始种黄瓜,后来部分村民建起交易市场,实现“买全县、卖全国”,成为集散地和价格风向标。如今,建育苗基地,补齐短板,形成接近完整的黄瓜产业链。4月26日,记者在潍坊寿光市孙家集街道胡营王村采访时听到了这样的佳话。

  胡营王村志国黄瓜交易市场

  “30多年前,我们种传统作物,仅能吃饱饭,后来看到建大棚种黄瓜赚钱,大家都抢着种,特别是水果黄瓜,贵时每公斤能卖到近20元。”在胡营王村志国黄瓜交易市场,干劳务的胡营王村村民王艳美介绍,她对过往的事依旧印象清晰,这几年因年龄原因不再种棚,但也没闲着,每天和老伴来市场干活,每人一天收入近200元。

  当天上午10时,志国黄瓜交易市场内已经堆积了大量收购来的水果黄瓜,油亮嫩绿,散发着清香。张家埠子村菜农张世军刚刚将自家的一筐水果黄瓜送来交易,他对记者说:“我们村和周边村也有交易市场,但需求量小,菜款结算有时还不及时,相比之下,我更乐意多跑出5公里到这里卖黄瓜。”

  据胡营王村党支部书记付海娟介绍,依托产业优势,村里前些年划出专门地块建设黄瓜交易市场,先后吸引10多户入驻,他们从寿光各镇收购水果黄瓜,然后利用各自网络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市场上每天约有25万公斤水果黄瓜买进卖出。为了提高品牌化、集约化运营程度,村里出面注册了“鑫秾水果黄瓜”商标,统一包装标识,进一步做强了市场和品牌。

  胡营王村新建的黄瓜育苗基地

  记者了解到,原先的胡营王村虽有种植和交易板块,但无法给本地菜农提供种苗服务。然后,这块短板在去年被补上了。当天,记者在交易市场西侧的海娟育苗基地看到,这里有智能大棚、大拱棚和冬暖式大棚,可以根据不同季节使用,一年四季育苗供苗。技术员朱子文正在大拱棚里工作,指着托盘上绿油油的种苗告诉记者:“现在,大黄瓜、水果黄瓜、奶油黄瓜等种苗要啥有啥,不仅供应本地菜农,而且销往各地,基地每年销售300多万株黄瓜种苗呢。”

新派融媒体记者:孙希明/文图

编辑:韩佳 张兴红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留个言再走呗...

5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