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社区警务既是公安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初一公里”。社区民警从进社区到在社区,一场关于社区警务赋能社区工作的创新实践,正在重塑着潍坊潍城区的基层治理格局。
11名所长进入镇街党委班子,82名民警进入社区(村)“两委”班子,16个警务室与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同址办公……潍城公安分局把社区警务的根须扎进基层土壤,实现警格与网格深度融合,杜绝“无事可做”,做好“就地解决”,让新型社区警务模式成为基层治理以变求新的“破局关键”。
民警“跨界任职”,社区治理再出新招
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委副书记,能催生何等“化学反应”?深耕社区20余年的潍城区南关街道仓南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霞最有发言权,“警务理念赋能社区发展,让社区在矛盾调解与治安管理等诸多工作实现了质变。”
而对于“跨界任职”,潍城公安分局火车站派出所副所长、仓南街社区党委副书记孙勇也感悟颇深:“如何真正沉到社区、融进基层,既是社区警务的关键,也是挑战。这次机制创新,有效解决了以往社区工作沉不下、融不进的短板。”
孙勇(右二)参与充电车棚规划建设。
近日清晨,天刚泛起鱼肚白,孙勇在派出所处理完手头工作后,便马不停蹄地动身前往仓南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赶赴他的“第二岗位”。社区警务是派出所工作的延伸,深入与否,检验着公安机关“深耕善治”的成色。到任社区党委副书记第一天,孙勇就发现了影响发展的潜在隐患:社区老旧小区既无集中充电桩,也无规范充电区域,物业缺乏对电动自行车的有效管理。他当即结合治安要素提出整改意见,一场轰轰烈烈的“充电车棚改造计划”由此拉开帷幕。改造后,充电车棚焕然一新,监控设备清晰完备,仓南街社区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再无后顾之忧。社区警务与社区工作的深度融合,为基层治理带来全新生机。
从治理风险隐患到赋能社区发展的职能转变,深化着社区警务的实质内涵。在潍城区,社区民警不局限于警务工作,而是统筹治安要素直接参与社区发展规划。从进社区到在社区,潍城公安分局新型社区警务正由“社会治理参与者”向“平安建设主导者”“创新机制引领者”转变,在探索基层工作融合发展模式中迈出了扎实有力的一步。
网格变警格,群众成为平安“最大增量”
对基层工作而言,群众是真正的“智慧源泉”,他们对社区治理的理解、思考以及切身问题,都是推动社区发展、提升治理效能的强劲动力。走出去,访民情,成为孙勇在仓南街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与群众的每一次沟通交流,既是加深警民情谊的桥梁,也是发现问题的契机。
孙勇与群众沟通交流。
去年冬天,落户问题一直困扰着仓南街社区的李先生。一次闲聊时,孙勇从李先生那里得知,因其小区历经数年分三次才得以建成,时间跨度久远导致房屋信息出现偏差。“公安机关是‘以房管人’,这种情况会使社区治安数据失准,流动人口管控缺位,基层治理大打折扣。”深知此事不能忽视,孙勇准备“特事特办”,历时三个月,他与网格员挨家挨户走访,将该小区420家住户的实际楼号、门牌号与房产证信息一一对应登记,报派出所备案。
只有将每个群众的切实需求都掌握到位,才能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一支以网格员为基础,以警务助理、物业保安、热心群众为支撑的义务巡逻队伍应运而生,既是巡防员,也是信息员,在社区开展治安巡逻的同时收集社情民意,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警格员”。
警格员向群众了解情况。
今年60多岁的李树芹是其中一员,在仓南街社区,时常能看到她穿着红马甲、手拿小马扎的身影。社区里出现的可疑人员、产生的矛盾纠纷、发现的治安隐患,她都会第一时间反映给孙勇。现如今,仓南街社区四支义务巡逻队伍,123名警格员已经基本实现了对网格内警务事务的全面抓取和前期处置。去年,火车站派出所依据仓南街社区提供的68条线索,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七人。
网格变警格,充分调动起基层群众这个“最大增量”,仓南街社区将各类治安积极要素吸纳进群防队伍,“警民共治”的良好局面让群众成为了治理的稳固基石。
警务赋能社区发展,问题化解“家门口”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以法治力量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是平安潍坊建设的题中之义。
对社区工作而言,新型社区警务模式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对派出所工作来说,也是一次提升治安类警情快反机制的探索。在仓南街社区,社区工作者、网格员、楼栋长兼职“反诈劝阻员”,负责派出所诈骗类警情的先期劝阻;聘请行业律师、学院教授担任“专业调解员”,从法理情着手,把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新型社区警务模式于社区工作的创新之变,立竿见影。
孙勇指导保安监控技巧。
在仓南街社区,一次反诈劝阻止付最快需要多长时间?3月中旬一个深夜,火车站派出所接到预警指令,仓南街社区某群众疑似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接到派出所紧急指令后,劝阻员立即到受害人家中进行先期劝阻,两分钟完成止付。
从识别诈骗陷阱、拆解诈骗话术,到劝阻群众止付、宣传反诈知识,在仓南街社区,孙勇定期组织反诈知识课堂,让每一名劝阻员都成为了紧急止付的“急先锋”与科普反诈的“明白人”。将警务理念充分融入社区工作始终,把“就地解决”文章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基层工作只有深耕细作,才能对治安隐患和群众诉求见微知著,潍城公安分局新型警务模式实现了主体、职能、方式、形态、效果的“五个转变”,恰似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寸土地,让“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层生出繁花,平安得以蔓延开来。
新派融媒体记者:陈怀禹 张益阁/文图
通讯员:侯贵勇
编辑:平小娜 王洁钰 贾春毅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