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讯 眼下,潍坊诸城市桃林镇批河窝村大棚春茶进入采摘旺季。一大早,诸城市洪升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洪升便早早起床,走进一排排白色的塑料大棚,查看茶树生长情况。这些年,他带领茶农大力发展大棚茶产业,通过建设特色园区、注册有机品牌,打造独具当地特色的“明前茶”。
周洪升(左)在茶园采茶。
今年入春来得早,气温较高,桃林镇批河窝村大棚茶种植基地的茶叶已纷纷吐出嫩绿的茶芽,远远望去一片青翠,茶农们在棚内忙采茶。“每年从3月下旬开始,大棚春茶就开始陆续采摘收获。”4月17日,年逾七旬的茶农周家学告诉记者,今年他和老伴种植了1亩大棚春茶,预计年收入将超过2万元。
周洪升曾经当过25年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抱团”种好茶叶,2007年,他组织本村一百多户茶农成立诸城市洪升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并担任合作社理事长,指导乡亲们种茶。
周洪升把茶树种在大棚里,每年3月底,他的第一批“明前茶”就能抢“鲜”上市。“大棚茶叶生长周期长、产量高,而且不影响茶叶口感。”周洪升说,在茶叶市场,越早上市的茶往往价格越高,所以抢在春茶之前上市的大棚茶,价格自然不会低。
“今年大棚茶叶品质比较好,新鲜茶叶每斤收购价最高达到120元,制成的干茶每斤零售价超过千元。”周洪升告诉记者,大棚茶叶的采摘期从3月底持续到9月底,大棚春茶采摘期大约持续一个多月,整个采摘期每亩茶园能采摘约1000斤茶叶。“前几天我们加工的20多斤茶叶已被抢购一空,要想喝到这么早的茶,不提前预订根本抢不到。”周洪升说。
周洪升正在炒茶。
在诸城市洪升茶叶种植家庭农场生产车间内,专业制茶师将杀青后的茶芽倒进锅中,铺开、揉捻、翻转,随着一系列动作,浓郁的茶香在生产车间弥漫开来。周洪升告诉记者,炒制一斤干茶叶,至少需要近万个茶芽。他们种植的茶口感好,具有鲜、香的特点,凭借绿茶特有的豌豆香味,一上市就成为消费者抢购的对象。
大棚茶让批河窝村茶农的腰包鼓了起来。目前,全村近350亩茶园,大棚茶面积就占了六成,茶叶专业户有150多个,全村茶产业年收入超过200万元。
新派融媒体记者:隋炜凤/文图
通讯员:徐春光 肖柏明
编辑:赵越 张兴红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