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改革创新走在前——更好潍坊高质量发展逻辑解②

2025-04-18 07:29

  编者按 为挖掘更好潍坊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激扬争先锐气,展现拼进姿态,奋力打好革新突破的发展硬仗,省市主流媒体联动策划、协同采访,讲好更好潍坊发展故事。继《大众日报》于4月14日至16日刊发《潍坊改革创新一线蹲点记》之后,潍坊市融媒体中心接续推出《更好潍坊高质量发展逻辑解》系列报道,深入解读潍坊推动改革创新的实践路径,探析潍坊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敬请关注。


  新派讯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区域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艰苦的竞速赛、耐力赛、接力赛,是涉及创新动力、经济实力、内生动力、城市活力的综合较量。如何在竞速中拓出适合城市高质量发展跃升的新赛道?改革创新,是不二选择。

  《大众日报》在《潍坊改革创新一线蹲点记》系列报道的评论员文章里中肯地分析:潍坊不仅是观察山东改革进程的窗口,更是解码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样本。

   所言极是。让改革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正是这片改革底蕴深厚、创新基因绵长的土地,在发展实践中提炼出的方法论。

  潍柴动力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柴油机

澎湃科创动力

产业变革向新而进

  在潍坊企业家和科研人员的认知中,极限是用来打破的。诸多领先全球的科技从这里“起航”:潍柴动力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柴油机,连续四次刷新热效率世界纪录;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与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在全球首次成功构建西瓜属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潍坊提取科技与产业的创新“公因式”,锻造深度融合的发力点。

  从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切入,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实现新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以产教联合体为科创基因,形成重点产业链的“核爆点”,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中凸显新质生产力,进而催生城市产业变革动力。

  在这一点上,潍坊加力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出台加快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着力建强5个省级产教联合体,用好动力装备、高端化工等1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科技引领和人才支撑的成果转化平台,一个个“全球首款”“全球首创”在这个城市诞生。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科创同样如此。潍坊这座脉动强劲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正着力打造活跃的科创生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潍坊有序推进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制,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提升各类创新创业载体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建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生命科技企业孵化育成链条。

  2024年,潍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25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0.82%,13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围2024山东民营企业创新100强。

  透过这些高新技术“军团”,看潍坊科创前沿——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山东展区,青州耐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车载无人机系统,包含固定翼、旋翼、垂翼等所有机型,颇受关注。不久前,乐聚机器人公司在潍坊生产的“夸父”人形机器人成功下线,能跑、能跳、能“思考”。可以说,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频登热搜之际,潍坊已经默默完成了产业培育。

  在这场科创竞赛中,潍坊有诸多优势。论产业基础,潍坊产业链条完整且覆盖面广,动力能源、电机、复合材料、机械加工等多项产业配套齐全。

  论科创平台,潍坊坐拥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虚拟现实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科创平台,正源源不断地为产业发展提供过硬支撑。

  论科创生态,潍坊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开展“科技政策进千企”活动,加速高新技术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多措并举为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更好地集聚资本和技术资源。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潍坊行稳致远。

  青州耐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研讨产品。

锻造产业实力

城市能级向上跃升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找准一个综合发力的基点,这座先进制造业强市之所以有着强大的发展韧性,正是因为棋高一着,以改革为动力,催生适合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

  产业生态优化、新兴产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系列改革,步步为营,“我为企业找订单”“我帮企业组主场”等活动,精准护航。在潍坊,这些开辟产业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生发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2024年,潍坊工业取得了“五块国家级牌子”: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0个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潍临日智能农机集群成功入选新一批3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转智改做法成功入选全国城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全国仅10个城市入选;制造业发展成效入选全国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连续三次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潍坊赢下了一场又一场的“国家队”选拔赛,制造业强市的产业实力愈加雄厚。机械装备、石化盐化、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技改”提质、“数改”赋能、“绿改”转型;工业母机、生物医药、磁技术、低空装备等产业壮大规模、跃升能级;龙头引领、骨干支撑、中小协同的企业发展新格局,联动“强链”、集群发力。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棋局里,工农业“双轮驱动”是潍坊不断向上跃升的最大底气。而工业化思维对现代农业变革理念的反哺,让潍坊在奔赴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始终领跑全省乃至全国。

  在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和集散地潍坊市,山东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借助工业化生产流程,整合从种子、农资到农机设备、种植技术再到温室大棚、服务支持等资源,形成了一站式、全球化的温室解决方案,从而打开了全球市场。

  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潍坊从来走在前列。设施农业、智慧农业正在潍坊广袤田野迸发出无限新动能、新活力,算法正在代替汗水,数据也成了“新肥料”。2024年,潍坊获评首批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倍增效益?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一粒粒种子“起笔”。

  在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编辑、广泛试种,可让一粒优质种子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走向千里沃野。推进产学研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潍坊市突破种业创新,育成农作物新品种20个以上。

  科技的犁铧持续深耕,潍坊打造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饭”等多条全产业链,培育形成了蔬菜、畜禽、花卉、农机等4个千亿级和粮食、瓜果、种业等10个百亿级全产业链。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大、困难风险挑战多的复杂局面,潍坊正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时代浪潮中搏击,发展筋骨更加强健。

  韩姐文创工作室

融汇城乡活力

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潍坊有韧性、有活力,始终不忘团结、拼搏、奋斗,这些年城市发展成果有目共睹,诸多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文化魅力、城市活力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返乡参加全市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招商引资暨第四届潍坊发展大会的山东大学教授刘乐一感慨万千。

  潍坊,让人心生向往。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80%以上,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扎实推进,群众满意度节节攀升。

  在奎文区梨园街道樱园社区韩姐文创工作室,居民们正聚在一起制作风筝。负责人韩云霞从事风筝制作行业多年,在社区的帮助下,开办了这家工作室,解决了部分社区居民、宝妈因照顾家庭等原因不便外出工作的困难。潍坊市作为“社区微业”服务模式全省首创地,帮助1.5万余名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着眼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潍坊市聚焦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等8个领域,谋划实施社区微业、人民城市驿站、商改住等100多项切口小、见效快的便民利民“微改革”,一批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落地惠民,企业群众改革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从民生关切到乡土深耕,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实现共同富裕,潍坊人的深层期盼正转化为这片大地的答卷。

  探寻潍坊的综合实力,不止要看科技、产业、民生,更要看其全产业链背后的“共富密码”。潍坊加紧布局,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联合与合作,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青州市邵庄镇王家辇村和周边7个村党支部成立王家辇联合党委,共同打造农村区域党建联合体,对58处闲散院落统一收回,成立“印象王家辇”旅游发展公司,带动7个村集体年均增收35万元以上,走出了组织融合引领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2024年,潍坊市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达232.9亿元,实现股金分红26.64亿元。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潍坊市拓展创新“三个模式”,找准了乡村振兴融合化发展的创新路径,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共富样本。

  在推动城市发展过程中上扬民生“幸福曲线”,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中奋勇争先,居民满意度稳步提升。潍坊的改革创新,始终紧扣“人”的动能,满足“人”的需求,整座城市呈现出一派热腾腾的发展气象。

  把事关长远的“策”谋得更深、把奋力拼搏的“劲”鼓得更足、把凝心聚力的“事”干得更好,山一程、水一程,潍坊奋进的脚步不停歇。

新派融媒体记者:高文 孟祥风 方文婷/文

图片为资料图

编辑:韩佳 王洁钰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留个言再走呗...

79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