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强农先锋·爱潍有为新农人丨梁增文:农业“芯片”开路人

2025-04-15 16:54

编者按

  新一代农业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在潍坊,一批“青”字辈新农人怀揣深情与憧憬,凭借创新思维、先进技术和坚定信念,书写着潍坊乡村振兴新篇章。新派客户端推出“强农先锋·爱潍有为新农人”系列主题报道,一同见证他们在广袤沃野大显身手,用青春力量让梦想照进现实,以“新质生产力”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的故事。

  新派讯 农业是根基,种业是核心。在山东寿光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80后”新农人梁增文用自己的执着与汗水,在种业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从财务精英到农业新秀

  生于寿光的梁增文,从小接触农田、大棚,并经常观察父亲进行种子繁育,对农业有着深入了解和浓厚情怀。他大学毕业后从事财税工作,内心仍满是对农业的热爱。经过一番思考,他毅然决定放弃财税工作,投身于农业领域开始创业。

  2000年,寿光新建立种子市场,为梁增文提供了创业契机。梁增文借助种子集散地在寿光的“东风”,创立了种子公司,开启了他的农业之旅。

  创业初期一切都很顺利,但企业成功只是迈上风雨路的一个开始。梁增文随之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农业知识储备不够;二是没有固定供应商、客户,难以打开销路。

  作为一名非农业专业的新人,农业知识的匮乏是他面临的首要挑战。于是,他开始阅读相关书籍,还常常奔波于各地的科研院所,虚心向专家们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加之刻苦努力,梁增文逐渐褪去新手的懵懂,能将作物种植讲得头头是道,从此他有了立业的底牌。

从“踩坑”到“专精强”

  成功没有坦途,梁增文在创业路上也踩过不少坑,但挫折并没有打败他,反而成了他前进的动力。

  有一次,梁增文凭借展会的宣传推广机会,推广番茄品种,并签订了不少订单。然而,到了约定的提货时间,他却没有等到客户。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客户在了解产品的过程中,直接获取了供应商的联系方式,并与供应商对接,从而绕过了他。这一事件让他失去了一大批客户,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梁增文迅速清醒地认识到,需要有自己的品牌才不能受制于人。 他紧锣密鼓谋划新品牌拓展的策略,去聊城莘县全国最大的豆类种子生产基地搞生产,通过包产的方式,降低农户的不信任感。第一茬豆子成熟时取得了大丰收,他的“永盛”品牌一炮而红。

  蔬菜种子的寿命基本在3-5年。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进行品种的更新迭代。他和父亲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上阵父子兵”,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工作中。

  梁增文父子二人凭借顽强的毅力,研发出了“永盛先锋”豆类品种,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反响,为他们带来了信心和动力。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2007年,梁增文建立了甘肃基地,专门用于种子的繁育,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和研发能力。

  为了避免产品线单一,梁增文以豆类种子为基础,开始投入精力研发茄果类种子。他坚持“专”“精”“强”的发展思路,经过多年耕耘,培育出了具有突破性的品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从育种情怀到迭代创新

  从满怀育种情怀助力科研,到持续迭代“生产”出众多农业“芯片”,梁增文经历颇丰,收获颇丰。

  在山东永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种子繁育试验棚里,有不同种类的蔬果,仅一个棚就有200多种豆类作物。这里的每一株蔬菜都是梁增文追逐“种业芯”梦想的见证。梁增文对它们的每一个生长环节都进行精细化培育和记录,不断探索更优的解决方案。

  进入番茄试验棚,仿佛进入了一个西红柿的王国。这棚里的西红柿有300多个品种,每个品种的口感、品质都不一样,全是梁增文公司自主研发培育的。如今,针对不同用途,梁增文已培育筛选出对应的优质品种,来满足市场上的各种需求。

  “干研发工作真的很辛苦,需要耐得住寂寞,幸好我能做到,我想是情怀支撑的原因。”梁增文对育种工作热爱至深。漫长的试验期、繁琐细致的研究方式、严谨的繁育工作都让梁增文的经历更丰富、收获更多,农业“芯片”持续迭代产出。

  梁增文的公司致力于豆类蔬菜和茄果类蔬菜的育种创新,先后选育推广蔬菜新品种200多个,取得和受理植物新品种权91个、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17个。自主研发的“永盛”系列豆类蔬菜品种已成为全国各地设施栽培的主导品种,“永盛先锋”“盛丰一号”作为扁圆菜豆的标志性品种,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盛甜”“盛辉”系列辣椒品种和“盛粉”“盛美”系列番茄品种,综合性状超过国外同类品种,成功替代国外同类品种,实现了高端蔬菜品种的国产化。

  2020年,凭着对市场精准的研判和在育种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绩,梁增文被评为“创业领军人才”;2021年梁增文被潍坊学院聘为硕士生导师,这不仅为他带来了更大的责任,也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他带领着团队不断前行,在种业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730亩基地到600亿元社会效益

  山东永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梁增文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一家国家“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化种业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

  公司在多地建有科研繁育基地730亩,形成了以蔬菜新品种选育、集约化种苗繁育以及现代化栽培技术研究为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和成熟的“南繁北育”育种体系,建设了10个省市级科研创新平台,累计推广蔬菜良种300多万亩,实现社会效益600多亿元,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民族种业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小门店发展到知名企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梁增文感慨地说。寿光市农业农村局一直聚焦蔬菜产业的人才资源优势,在乡村振兴新农人队伍的建设上坚持引育并重,为像梁增文这样的新农人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广阔发展空间。

  有了政策引领与保障,梁增文更有干劲。他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厚道永盛、情系三农”的理念,通过多种模式将科研成果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手中。定期开展科技帮扶、技术指导、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技术推广、产业化示范和科普服务等活动。通过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观摩现场会,累计服务农民10万人次以上。这些举措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民收益,推动了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心中的梦想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种子装上更多‘中国芯’,作为菜乡人,咱有这个责任!”梁增文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他在种业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克服困难,勇攀高峰。他的故事,是新农人奋斗的缩影,也是潍坊农业发展在新时代的生动案例。

(王绪松 胡伟 王越)

文字、图片来源:潍坊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聂臻臻 王洁钰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留个言再走呗...

4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