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文润潍坊 凡人微光丨孙培娜:在戏剧故事里搭建潍坊“时光戏台”

2025-04-15 10:35

  

  新派讯 在潍坊老建筑的青瓦檐角下,在潍水蜿蜒的粼粼波光里,孙培娜总在寻找那些会发光的“时光碎片”。作为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专业创作人员,她持续在潍坊这片土地上深耕,创作出众多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小戏小剧。

  孙培娜

  4月11日,记者在潍坊市文化馆见到了正与演员们一同排练的孙培娜。排练厅里,演员们绘声绘色地演绎着剧本台词,孙培娜在一旁仔细聆听,并不时就台词细节与演员交流探讨。

  他们正在排练的作品是为第二届“青未了”杯创作的廉洁主题小品《百岁寿星》。这部作品以基层生活为背景,通过人物在规则与情感间的矛盾抉择,折射出对诚信底色、制度敬畏的思考,以小见大传递对基层治理中原则坚守的关注。

  在孙培娜创作的作品中,基层生活始终是最丰富的灵感源泉。她长期扎根基层,深谙群众文化需求,自2016年至今,累计为基层文化馆、文艺院团创作、修改小品小戏剧本30余部,参与组织策划6期潍坊市新创文艺作品征集比赛,并多次投身基层群众文化演出活动,其作品因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现实关怀广受群众好评。

  由她编剧的红色题材茂腔小戏《较量》,获“山东省第五届农民戏剧展演月”入选剧目奖、2022年山东省群众性小戏小剧评选活动三等奖。该剧以1947年为背景,讲述了刘家庄村共产党员肩负组织重托,与恶势力周旋斗争的故事,深情讴歌了共产党人坚守使命、不惧艰险、不徇私情的崇高品格。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谈及创作,孙培娜目光灼灼。当记者问到她的创作周期时,她莞尔一笑:“每次动笔前,我们都要深入基层调研,向群众了解那些带着生活温度的真实故事。好作品都需要经过无数次修改打磨,每个剧本定稿前往往要经历十几次修改。所谓精品,从来都是在反复推敲中诞生的,也必然是扎根人民、反映人民的作品。”

  为创作新作品,孙培娜(左)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调研。

  当前,我市各级文旅部门正大力推广沉浸式情景小剧创作,这些新作品的诞生是创作者大胆转型、顺应市场需求的生动实践。孙培娜也积极投身新的创作,选择以情景剧形式呈现潍坊文化。目前,她正围绕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主题创作《自由之歌》《拯救利迪尔》两部作品。

  孙培娜在舞台戏剧方面的成就不限于剧本创作,她还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创作出大量理论研究成果。近年来,由她主持或参与的市社科联课题6项、省级课题2项。《短视频时代群众性小戏小剧传播策略》获2024年山东省群文理论征文活动一等奖,《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沉浸式情景小剧发展研究》获2023年山东省群文理论征文活动二等奖。

  从《百岁寿星》里基层治理的细微褶皱,到《较量》中烽火岁月的信仰之光,再到《自由之歌》里跨时空的守望相助,孙培娜用戏剧故事将潍坊的发展轨迹串联成篇。当她笔下的对白在舞台上诉说,当她塑造的角色在剧情中演绎,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与时代变迁便有了触手可及的温度——那是她以戏剧故事搭建起的“时光戏台”。

新派融媒体记者:张敏/文图视频

编辑:韩佳 王洁钰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留个言再走呗...

10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