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一代农业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在潍坊,一批“青”字辈新农人怀揣深情与憧憬,凭借创新思维、先进技术和坚定信念,书写着潍坊乡村振兴新篇章。新派客户端推出“强农先锋·爱潍有为新农人”系列主题报道,一同见证他们在广袤沃野大显身手,用青春力量让梦想照进现实,以“新质生产力”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的故事。
新派讯 从小就在田间地头长大的宋学磊,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2007年毕业后,宋学磊一直从事工业领域相关工作,因为对故乡土地的思念,在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和市场调研之后,宋学磊决定从工业领域跨入到农业市场,并提出了“循环农业”新思路。如今,作为潍坊80后“新农人”、诸城舜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宋学磊,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让建设“循环农业”的初心滚雪球般成为现实。
01
回到家乡 建设“循环农业”
大学毕业后,宋学磊选择创业,在北京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小有成就。“我从小就在田间地头长大,对土地有感情,也希望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对家乡的牵挂总是萦绕心头,宋学磊想将自己的所得所学应用家乡发展中去。宋学磊说,家乡潍坊是一座开放包容、不断开拓创新的城市,“农业土壤”肥沃,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十分重视,促使他更加认可走农业发展的道路。
经过调研,宋学磊注意到了“循环农业”这一重要的新兴农业生产方式。他利用多年的工业领域经验,突破循环农业发展瓶颈,提出通过工业化思维建设“循环农业”的新思路,即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
“传统的粪污处理方式技术含量低、效率有待提高。”宋学磊告诉记者,随着技术突破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提高,现在公司年收集处理项目周边30公里范围内的7000吨秸秆、20万吨粪污,年产沼气850万立方米,产出沼气用于发电并网或提纯生物天然气,年发电量1600万千瓦时或500万立方米生物天然气。沼渣则作为有机肥制备原料进入公司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一体化车间生产有机肥,商品有机肥生产能力达到年产3万吨。
与此同时,公司流转1500亩土地建设有机种植示范区,产出沼液用于农田灌溉消纳,种植玉米、小麦经加工成产品外售,秸秆收储作为沼气原料,做到废弃物、养殖粪污集中处理,沼渣沼液就地循环利用,形成了“养殖业+农业废弃物—沼气—有机肥料—高效种植业”的综合循环农业基本模式。
宋学磊介绍,“循环农业”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
02
从“求能源”到拓展“应用场景”
成功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本身学信息化专业,又在工业行业打拼多年的宋学磊,农业知识储备方面相对不足。他一边学习实践一边综合应用,同时参与各种循环农业的会议,拜访各路大咖,使自己理解得更加透彻。“我从小就爱看书,喜欢钻研东西,这也给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方法。”
宋学磊瞅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环节,开始发力。2015年,诸城舜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刚成立时,公司只有两三个人。但他们稳扎稳打,写了厚厚的调研报告,进行分析。
处理粪污的能力得到认可后,推广沼液肥料却遇到了困难,一些农户不相信公司能提供稳定标准的沼液供作物成长。“一开始我们免费提供,当他们相信我们有这个能力,且作物有很好的收成时,我们才算迈出了第一步。”宋学磊回忆道。
“微生物会因为微妙的比例变化、季节变化、温度变化而变化。这就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数据。靠着一次又一次的经验,筛选出指标。”宋学磊总结,工业实验与农业实验不一样,很多工业实验通上电,就能看到成不成功,农业上的试验成不成功,需要长达几年的时间才能出结论。
在宋学磊的不懈努力下,周边养殖场的粪污处理业务已全部由其公司承接,不少鱼塘、草莓棚和苹果园等也纷纷采用他们的沼液作为优质肥料。
03
生态循环链条助力畜牧业转型升级
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潍坊诸城市畜牧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是全国最大的肉鸡产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也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畜禽养殖废弃物如何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利用,也是当地政府与主管部门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领域。
诸城舜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态循环农业项目作为诸城市区域化的处理中心之一,对周边40公里的40余家肉鸡养殖场和200余家肉鸭养殖户粪污进行收集处理,区域内治理率达到90%以上,经计算,本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万吨。通过项目对秸秆、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能有效解决秸秆焚烧、粪污乱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真正实现取之于田、还之于地,达到循环利用。
与此同时,项目产生的沼液可满足周边10000多亩蔬菜、茶树和果树的生产用肥需要。通过施用沼液,改善了长期以来依赖化肥造成的土地板结和酸化状况,改良了土壤,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民从低附加值的传统种植业向高附加值的绿色有机种植业过渡。
宋学磊介绍,项目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周边4个村庄、2000余户村民土地共1500亩,避免了土地闲置问题,同时解放了部分劳动力。另外,公司雇用一部分劳动力管理农田,增加其个人收入。“公司种植、收获过程中的机械设备全部与诸城市农业农村局扶持建立的社区农机合作社合作,实现了村民、集体、公司的三方和谐共存的多赢模式。”
通过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的运行,实现特大型沼气工程持续良性运营,形成可复制的模式……宋学磊一直在为家乡的畜牧业转型升级尽自己的努力,他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让建设“循环农业”的初心滚雪球般成为现实。
(王绪松 王越)
文字、图片来源:潍坊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赵越 孙锦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