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笔韵 悠悠我心
——郭怡孮以赤子爱乡之情助力潍坊文化事业发展
新派讯 4月2日,潍坊籍画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郭怡孮《怡园艺话》等系列文献首发座谈会在北京举办。这些文献书籍记录了郭怡孮的成长与创作历程,为后人研究中国美术史提供重要参照。郭怡孮是从潍坊走出去的杰出代表,他承袭文脉基因,坚持守正创新,在艺术创作领域成就斐然,培养了众多花鸟画优秀人才。在创作之余,郭怡孮潜心撰写了一系列富有洞见的理论文章,充分展现了他对中国画传承的热忱与担当、对艺术和生活的深度思考、对中国画发展和中国画教学的感悟。
郭怡孮
一本本艺术“宝典”
引领更多学者探寻艺术真谛
此次发布的五部著作《怡园艺话》《人民美术家郭怡孮卷》《百花齐放——郭怡孮绘画展文献集》《传承大家——郭怡孮》《美术家郭怡孮传》,是郭怡孮艺术人生的立体缩影,既有他对传统绘画技法的深刻诠释,又有他对现代艺术创新的独到思考;既有他个人创作历程的珍贵记录,也有他对美术教育理念的凝练升华。
在《怡园艺话》中,郭怡孮选取与艺术有关的37篇文章,涵盖对亲朋师友的回忆、对人生经历的感悟与游历,以及中国画创作和教学三个重要部分。“这里面的好多内容是半叙半议的,尤其是对我帮助最大的老师、亲人、同事等,我都对他们进行了重点刻画,有些甚至是我含着泪写的。我是个画家,并不擅长文字,画集和教材虽然出版过多册,但文集从没有出版过。系列文献的发布,对我来说既是荣誉也是鞭策。”郭怡孮说。
《美术家郭怡孮传》
《传承大家——郭怡孮》分为上、中、下三册,收录了郭怡孮从年轻到现在各个阶段创作的600多幅代表性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他的创作探索历程;《美术家郭怡孮传》运用大量翔实的历史史料,结合时代背景,清晰阐述了郭怡孮在各个重要阶段的成长与发展;《人民美术家郭怡孮卷》通过“成长篇”“创作篇”“生活篇”“教学篇”“社会工作篇”“展览回顾篇”等七个篇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这位新时代德艺双馨标杆性艺术家的精彩瞬间;《百花齐放——郭怡孮绘画展文献集》,以郭怡孮历次重要展览为背景,凸显展览史与当下相互辉映的深度。
此次系列文献的发布意义重大,对中国花鸟画的当代发展、中国画发展史研究等提供了翔实、珍贵的文献资料。郭怡孮新书的发布引起潍坊书画界的强烈关注,“对于每一个热爱艺术的人来说,郭怡孮先生的书籍无疑是一本本艺术宝典,启迪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创作热情。”坊子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冷传茂说,五本著作的发布,能够引领更多学者探寻艺术真谛,为更好潍坊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小画大寄托”
展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美
1940年,郭怡孮出生在潍坊的一个书画世家,父亲郭味蕖自幼习画,青年时期考入上海艺专学习西画,后又进故宫博物馆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室,在黄宾虹等先生指导下深研传统国画。1951年,经徐悲鸿推荐,郭味蕖到新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任职。1952年,郭怡孮跟随父亲前往北京,就读于新知中学,在这里他遇到感念终生的美术教师金玉峰先生,由于经常随恩师外出写生,让他对美术十分痴迷。
“我学画是从写生开始的,对于生活和绘画的关系,我从小就牢牢地将它们联系到一起,我的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大自然。”郭怡孮说。20世纪5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经常组织教职员工外出写生,父亲曾带他参加过十三陵、八达岭等地的写生活动,让他知道了大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
1959年,高中毕业后,郭怡孮考取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下决心要一生从事美术事业。大学期间,郭怡孮系统地学习了素描、油画、版画、国画、装饰、设计等,打下比较全面的基础。后来分科学习国画,最后主攻花鸟画。1978年,郭怡孮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郭怡孮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名誉主任,2012年,中国画学会正式成立,担任第一任会长。
《百花齐放——郭怡孮绘画展文献集》
记者翻看《百花齐放——郭怡孮绘画展文献集》,只见书卷百花嫣然、色彩斑斓、生机勃勃。其中的巨幅作品《燎原》,在丛山峻莽之间,成片的杜鹃花扑面而来,姹紫嫣红,交相辉映;巨幅作品《春雷声声》,雄壮的竹子,下笔如屈铁盘丝,生气如龙,坚贞如铁。在这部文献集中,郭怡孮将传统工笔画与写意技法相融,笔法纯净清新、饱满、洒脱、绚丽、热烈,充分展现了花鸟画的灵动生机与磅礴气象。
郭怡孮是有使命感的画家、有格局的艺术家,继承发扬了花鸟画表现时代主题的优良传统,反映了我国欣欣向荣的发展面貌,并在创作和教学中大胆创新。“郭怡孮先生热情、执着、通达、睿智,在教学中,不拘一格,力求多元;在创作中,不拘成法,调动一切能量去探索、去创作。”潍城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郭味蕖美术馆馆长郭远航说,郭怡孮先生孜孜以求的“大花鸟精神”“你的野草是我的花园”“重彩写意”“技法重组”“写交响曲”“大麓画风”等艺术主张,都是让花鸟画同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结合,避免花鸟画之路越走越窄。因此,郭怡孮先生的画面雄浑、博大、热烈、充满生机,展现了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美。此外,“小画大寄托”也是郭怡孮一贯主张的“大花鸟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尺幅小,但也要使出丈二尺幅大画的劲道,力求气势壮阔。
《传承大家——郭怡孮》
传承发展潍坊悠悠文脉
“是自己的责任,也是自己的荣幸”
为传承发展潍坊的悠悠文脉,作为一名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工作者,也作为郭氏家族的代表人物,郭怡孮深感责任重大。
多年来,郭怡孮多次回潍坊参与郭味蕖故居陈列馆的修葺、保存与辟建,促成郭味蕖美术馆的建立,搭建起一个美术教育和学术研究的新平台。同时,他把全国的知名画家和高端画展招引到潍坊,大力提升潍坊的人文环境水平。
郭怡孮美术馆正在布展。
在郭味蕖美术馆开馆前,郭怡孮四处奔走,多方接洽,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将“百年郭味蕖——纪念郭味蕖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艺术大展”“全国花鸟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历届学生优秀作业展”“当代名家作品陈列展”“当代中国顶级画集精品展”等一系列在国内美术界卓有影响力的展览,引入郭味蕖美术馆举办。
2010年,作为第三届文展会分会场的郭味蕖美术馆推出了“郭怡孮新花鸟画作品展”,当年恰逢郭怡孮从艺50周年,他携60幅新作首次回潍坊举办大型展览,向家乡父老汇报自己表现当代花鸟画精神的创作,同家乡广大美术爱好者交流,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郭氏父子两代艺术家在中国传统花鸟画向现代转型方面作出的重要成就,为丰富、繁荣和发展家乡文化事业助力。
郭味蕖故居陈列馆和郭味蕖美术馆的建立,对潍坊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看着两馆每年都有新成绩,为潍坊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地作贡献,郭怡孮非常高兴,也由衷地感到自豪。“能为家乡尽力,是自己的责任,也是自己的荣幸。作为一名出生于老潍县的艺术爱好者,理应肩负起传承发展家乡文化的历史使命。”郭怡孮说。
此外,作为潍坊籍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郭怡孮还积极参与“中国画都”“金石之都”的建设,在推动潍坊文化品牌建设、传承中国画艺术,以及弘扬金石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更好地发扬光大潍坊的美术事业,我市正积极筹建郭怡孮美术馆,目前正在布展中,郭怡孮将为家乡无偿捐赠200余件艺术精品和文献史料,用实际行动表达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助推潍坊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
新派融媒体记者:刘燕/文图
编辑:陈晓芳 张兴红 李丽雪
一审:姜健 李敬友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