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潍坊奎文区:社区文化书院构筑全龄教育生态圈

2025-03-04 10:02

新派讯 银发老人载歌载舞,青年创客直播推介手作文创,孩子们围坐聆听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讲述技艺故事……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正是奎文区以社区文化书院为纽带,打造全龄文化教育综合体的鲜活缩影。近年来,奎文区将社区文化书院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通过“精准服务、全龄覆盖、多元共治”的创新实践,为居民织起家门口的“文化幸福圈”。

精准滴灌

文化服务从“广覆盖”到“深扎根”

“这件《铁道游击队》核雕作品,我花了一个半月时间创作,希望孩子们能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力量。”3月1日,在健康街社区静和居舍内,核雕艺人张永刚为孩子们讲解核雕技艺。他的工作室通过“非遗到家”项目,吸引200余名青少年参与,让传统技艺在社区焕发新生。

奎文区依托70余处社区文明实践阵地,探索“一社区一品牌”特色路径,构建全域覆盖的“文化教育体验圈”。东关街道苇湾社区深化“文化悦湾”品牌,打造“一厅四区”文化服务场景;大虞街道东庄社区以“幸福里”书院为载体,整合阅读推广、家风建设等功能,让文化服务更贴近居民需求。从“超然书房”的墨香到“文化市集”的烟火气,奎文区以文化基因激活社区土壤,让文化服务从“设施堆砌”升华为“精神滋养”。

奎文区健康街社区鹿非马儿童成长中心

终身成长

全龄教育从“普惠”到“提质”

行走在奎文街巷间,文化的温度无处不在:老年大学里书画班学员挥毫泼墨,青年创客工坊中手作文创悄然成型,超然书房内孩子们追寻智慧力量……“过去社区活动室冷清,如今书院成了居民争相‘打卡’的‘文化会客厅’。”健康街社区党委书记李倩倩介绍。该社区引入首家鹿非马儿童成长中心,开设街道文化夜校,链接高校资源推出声乐、编程等课程,让“全龄友好”落地为现实。

樱园社区创新“4D全龄共融”模式,推出“银龄课堂”“青年创客营”“非遗研学”等特色项目,惠及居民超万人次;文化路社区以“和顺”文化为魂,年均开展活动240余场,孵化志愿队伍15支,实现“幼有所乐、青有所长、老有所学”。文化书院以“终身教育”为轴,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拥抱成长新可能。

共建共享

文明实践从“参与”到“赋能”

在大虞街道孙家社区,“美德积分”激发治理新活力——居民参与活动可兑换旅游、服务等权益,累计惠及2000余人次,推动“旁观者”变“主人翁”。东庄社区退休教师白冬梅组建“春晖艺术团”,以快板、小戏等“文艺+宣讲”形式传播党的理论,被居民称为“快板大妈”,团队累计演出50余场,成为社区文化“金字招牌”。

奎文区构建区、街、社三级联动机制,统筹教育、文旅等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矩阵。文化路社区联合老年大学开设书法、声乐课程,吸引退休教师领办教学;樱园社区引入社会机构开设AI编程、非遗手工课,让科技与传统碰撞火花。同时,通过“积分兑换”“老带青传帮带”机制,激活居民自治热情。

未来,奎文区将继续深化书院建设,让文化成为基层治理的“润滑剂”、居民幸福的“催化剂”,书写更具启示的“奎文答卷”。


新派融媒体记者:马林峰/文 李洪明/图

通讯员:张洪芹

编辑:张兴红

一审:张兴红 二审:魏慧聪 三审:姜健

留个言再走呗...

1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