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村村有好戏 | “光伏+”激活全面振兴一池春水

2025-02-28 15:24

新派讯 丰城一村“菌光互补”项目建成投用;辛店村实现“棚上发电、棚下养鸭”;张屯村“棚上发电、棚下养牛”项目抓紧推进……2月27日,记者在潍坊寿光市化龙镇采访时发现,得益于党委政府的强力引导和支持,诸多村庄在产业振兴中探索“光伏+”新路径,激活了村庄全面振兴的一池春水。

丰城一村的“菌光互补”项目

丰城一村的“菌光互补”项目建成最早,综合效益目前最显著。据村党支部书记张鹏忠介绍,村里前几年就在村“两委”大院安装了光伏发电设施,尝到了甜头。去年他们又与寿光市上德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利用村庄闲置土地打造“棚上发电、棚下种菌”产业振兴模式,不但增加了群众和村集体收入,而且通过项目给本村和周边村庄培养了一批菌类蔬菜种植和企业管理人才、销售人才,促进了村庄人才振兴。

“项目回报一方面是光伏发电,一方面依靠种菌类蔬菜,前者稳定,后者有挖潜的空间。现在我们的蘑菇作为主打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这几天正在跟青岛利群集团对接,准备‘农超对接’,扩大销售份额。”寿光市上德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伟告诉记者,自己原先在企业上班,去年回乡创业,成了一名“新农人”。他感觉菌类蔬菜市场大有可为,自己会带领团队在农村继续打拼下去。

张屯村“棚上发电、棚下养牛”项目施工现场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张屯村占地400多亩的“棚上发电、棚下养牛”项目施工现场,伴随着机械轰鸣,一座座养牛场的雏形显露出来。这里承载着村强民富的厚望,也是寿光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据村党支部书记陈玉明介绍,响应上级振兴产业的号召,他们利用低效土地与有关企业合作,引进这个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养牛场,计划先期入栏肉牛达到3000头,二期工程谋划光伏发电,争取早建成早受益。

“在镇村干部的牵线和协调下,我引进光伏发电项目,不用自己投资和承建,光收取租赁费。”2月27日,站在自己的养鸭棚前,辛店村养殖大户王怀明压抑不住喜悦的心情。他说,自己养殖“合同鸭”近20年,有9个大棚,行情总体不错。去年借助国家的好政策,他与有关企业一拍即合,完成光伏发电项目,增加了一大笔收入。

魏家村的光伏发电项目

魏家村的光伏发电项目建在一个曾经的废弃池塘上面,破解了困扰村庄多年的生态和增收难题。对此,村党支部书记许希祥感慨颇多:“以前的池塘一度成了垃圾场,大伙看着就犯愁。去年村党支部主动与国有企业对接,最终建成了光伏发电项目。利用这些收入,我们改造公墓、提升村级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办成了不少民生实事!”


新派融媒体记者:孙希明/文图

通讯员:肖晴

编辑:赵越

一审:赵越 二审:冯媛媛 三审:李中伟

留个言再走呗...

18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