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新派深度丨潍坊,何以摘下“满天星”

2024-12-20 14:35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前所未有。在这场大变局中,经济大市之间的竞争,人的因素成为决定胜败的关键“变量”。

  岁尾盘点,潍坊登上“2024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榜”“2024数字经济百强榜”“数实结合企业TOP100榜单”“第二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等众多“百强榜”。

  全国“榜单”上,潍坊可谓“星光熠熠”。何以摘下“满天星”?细究根源,潍坊用好干部、企业家和人才“三支队伍”,激发出干部敢为、企业家敢闯、人才敢创的内生动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重要原因。



01


干部敢为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时间回溯到7月12日,潍坊举行第二批“敢为先锋”颁奖仪式,10名在改革发展稳定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进取、锐意争先的先进个人受到隆重表彰。

  颁奖仪式上,潍坊市委主要领导号召全市党员干部,要以“敢为先锋”为榜样,在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挺膺担当,争做“走在前、挑大梁”的先锋表率,创立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光辉业绩。

  被表彰为“敢为先锋”时,潍坊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鹿尧从省发改委交流到潍坊任职潍坊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还不到1年时间。在分管工作还未完全熟悉的情况下,他又接下了“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重任。面对困难和挑战,他带领同事们挺膺担当、迎难而上。

  4项有针对性的措施交叉进行:对1517个重点项目逐一打开分析,列出问题清单,提出11项操作性举措;与金融、自然资源等部门密切配合,为181个项目新增授信889亿元,新增建设保障用地1.3万亩;争取上级预算内资金和低息贷款,配合财政部门发放专项债券。

  潍坊浩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里,无人驾驶车正把产品运送到下一个生产环节。

  今年上半年,潍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1400亿元,5月和6月连续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份亮眼成绩单里,少不了鹿尧和同事们的汗水。

  “这段时间的经历告诉我,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就要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次烫手的山芋,才能练就敢担当、会担当的硬身板和宽肩膀!”鹿尧在颁奖仪式上的这段发言,潍坊的干部感同身受。

  潍坊昌乐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李秀欣,时任潍坊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圣城街道党工委书记。为了招引,他带队5次到意向单位对接争取,最终成功落地总占地2万亩的零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可获20亿元政策性贷款支持。城市更新,他和同事们也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1—6月份,圣城街道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1亿元,占寿光总量的1/4;到位外资5083万美元,同比增长358%。

  “一个困难总有一把钥匙,只要咬定问题不放松、直面矛盾不退缩,开动脑筋、勇闯新路,很多老大难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颁奖仪式上,李秀欣的这段分享,激起了现场干部的强烈共鸣。

  首期“局长擂台赛”现场

  在潍坊干部中,“标枪论”尽人皆知: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像遇到扔来的标枪一样,不能逃避,要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才能发现矛盾点,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转身就跑,一味逃避,往往会被标枪扎在身上,困难和问题会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潍坊的干部队伍就是一支直面“标枪”、敢作为能作为的队伍。干部敢为和政府有为相辅相成,潍坊干部敢为的背后是顶层谋划、统筹驾驭:书记擂台赛、局长擂台赛、摘星夺旗、挂牌亮榜……干部敢为、政府有为,正把推动更好潍坊建设的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

  潍柴一号工厂生产现场

02


企业家敢闯

  潍坊在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夏商时期即为东夷文化的核心区域,是夷夏文化交融的摇篮,姜尚封于潍坊营丘,齐文化肇始,潍坊还是齐、鲁文化的交汇地,有8000多年的文化史。

  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潍坊兼具夷夏文化、齐文化、鲁文化的融合性文化特征。今年在潍坊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提出的潍坊城市精神中,潍坊文化的特征被总结凝练为“崇文尚德”。

  潍坊文化对潍坊企业家影响巨大。有媒体分析认为,潍坊企业家既有敢闯敢干、义利并重的特点,又具诚信务实、创新求变的特征,还展现出“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这与潍坊文化的濡染是分不开的。

  在年初召开的潍坊全市工作动员大会上,豪迈集团表示:2024年豪迈的各项经营指标仍有信心保持20%以上的增长。目前,这一目标已经达成。

  豪迈集团职工在第二产业园加工高端机械零部件。

  从26年前的一间乡镇企业维修车间,到今天资产超过120亿元的世界轮胎模具行业领跑者,豪迈集团董事长张恭运把功劳归为“敢闯敢干敢创新”。今天的豪迈,前瞻性切入工业母机新赛道,成为工业母机行业领军企业,挺起了潍坊工业母机全省“三核之一”的豪迈脊梁。

  1988年,当崔瑞福放弃“铁饭碗”走进村办企业“崔家香油厂”时,迎接他的是一个“账上只有两块钱、欠账一大堆”的烂摊子。崔瑞福选择了从两块钱干起,他还欠款、赊芝麻、抓生产、跑销售……跨过了一道道难坎。如今,他执掌的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小磨香油生产企业。

  12月4日,山东省工信厅发布“新名单”,位于潍坊滨海区的浙商投资企业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成功晋身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敢闯敢干是浙商的显著特征。这家2007年落户潍坊滨海区的企业,就是凭着浙商的敢闯敢干和当地优良的营商环境,用17年时间发展成为了一家占地近万亩、员工近五千人、产值不断递增的省级产业集群“头雁”企业。

  山东京新药业有限公司

  有了新和成这个“头雁”,国邦、万盛、京新、普洛得邦等一众浙企纷纷落户潍坊滨海区,上下游产业“链”式发展,在潍坊滨海区形成了一个千亿级的新医药新材料产业园。

  目前,潍坊的异地商会已接近20家,有7万浙江人、8万江苏人、6万川渝人、5万安徽人、4万福建人、3万湖北人在潍坊投资兴业、工作生活。

  企业家敢闯敢干,要有好的营商环境。为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潍坊于去年底实施地方性法规《潍坊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文件”到“法规”,可见潍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在潍坊,企业家永远是C位。今年11月1日,是第5个潍坊“企业家日”。在当日召开的2024潍坊市企业家大会上,潍坊以一座城的名义礼敬企业家:企业家是潍坊当之无愧的功臣和脊梁,是潍坊这座城市的最大资源、最强优势、最宝贵的财富。

  “如鱼得水”的政策供给,“如鸟归林”的发展环境,“如虎添翼”的服务保障,“如沐春风”的尊商氛围,为潍坊企业家提供丰沃土壤的同时,也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企业家选择潍坊、投资潍坊。

  寿光市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分子育种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正在分析数据。

03


人才敢创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

  潍坊,骨子里就有“首创”基因。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等,都首创于潍坊。潍坊的“三个模式”更是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

  创新靠人才,科技创新尤其要靠人才。潍坊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爱惜人才、善待人才、招揽人才,激发出了人才敢创新、会创新、能创新的强大内生动力。

  潍柴集团研发的高端动力氢内燃机——WP15氢内燃机在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上展示。

  “三高”试验是指在高温、高寒和高原区域极端环境下进行发动机的各项性能测试,对发动机能否第一时间抢占市场至关重要。

  瞄准做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潍柴1000多名青年科研人员,累计开展了2100多天的特殊环境试验,行驶里程达200多万公里,先后完成260多个发动机品种、几十万组数据的采集整理和标定工作,申报各项技术专利90多项,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涵盖机型最多、试验环境最苛刻的发动机运行数据库。

  潍坊有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也因此落户潍坊。这个高端农业科创平台建成投用仅三年多时间,已建成七大公共服务平台和42个独立课题组,聚集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750多名。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这些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敢创、会创,也能创,他们把“科技种子”种进潍坊的“试验田”,把科研攻关的成果嵌入潍坊大地,解决了许多“卡脖子”问题,用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潍坊的种业振兴植入了“中国芯”。

  人才敢创,成就斐然。潍柴动力4次刷新柴油机热效率世界纪录,歌尔股份累计申请专利已超过33000项,立拓科技快速跻身“独角兽”企业行列……潍坊更是4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今年,潍坊把每年的9月27日确定为“潍坊人才日”。首个“潍坊人才日”,潍坊召开2024潍坊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重点产业链产才对接交流会,潍坊以一座城的礼遇,向世界发出求贤若渴的时代邀约。

  潍坊强化“承载人才”的发展支撑,厚植“培育人才”的良田沃土,畅通“成就人才”的春风坦途,繁茂“涵养人才”的葳蕤雨林。人才新政30条、青年人才集聚18条,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以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等发展的15项个性化措施,构筑起“普惠性+个性化”的潍坊特色人才政策体系。

  “山大潍坊日”招聘现场

  高校揽才,成为潍坊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4月16日,潍坊和山东大学联合举办“山东大学潍坊日”活动,潍坊市委主要领导以一封写给山大的“情书”作真情告白:让潍坊的最美风华与山大学子的最好年华深情相拥,惟愿潍坊成为各位青年才俊成功路上的一个机遇、一次选择……

  5月25日,工信部直属高校走进潍坊暨2024中国·潍坊高端人才技术成果交流会举办,“工信七子”齐聚潍坊,为潍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力赋能。

  去年以来,潍坊市委主要领导率队先后到北京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北工大、南航等24所高校对接,画下了招才引智的最大“同心圆”。

  截至目前,潍坊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237万,拥有国家级重点人才185人、泰山系列人才380人、鸢都系列人才561人,连续5年在全省人才考核中位居第一。

  更好潍坊,春山可望!潍坊统筹用好“三支队伍”,干部敢为、企业家敢闯、人才敢创,摘下“满天星”的潍坊,正阔步奔向更好潍坊的“下一个春天”。 

新派全媒体记者:李敬友 陈怀禹/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辑:孙锦

一审:孙锦 二审:冯媛媛 三审:李中伟

留个言再走呗...

436

相关资讯